共15小题,约4670字。
《六一居士传》课后知能检测试卷
一、基础巩固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迁谪(zé) 佚名(yì) 讫(qì) 号哭(háo)
B.相称(chèn) 牵累(lěi) 灾难(nàn) 骸骨(hái)
C.轩辕(xuān) 珪石(ɡuī) 憔悴(cuì) 恻然(cè)
D.涿鹿(zhuó) 讥诮(qiào) 颍水(yǐnɡ) 夙愿(sù)
【解析】 “谪”读“zhé”。
【答案】 A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组:印绶
B.是岂不为六一乎岂:难道
C.子欲逃名者乎名:名声
D.吾负三宜去负:负责
【解析】 负:担负,引申为具备。
【答案】 D
3.下列句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此庄生所诮畏影而走乎日中者也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B.吾固知名之不可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吾为此名,聊以志吾之乐尔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D.吾其何择哉国无主,其能久乎
【解析】 D项,其:副词,表反问语气。A项,乎:前一个为介词,表处所;后一个为介词,表比较。B项,之:前一个为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后一个为助词,相当于“的”。C项,以:前一个是连词,表目的;后一个是介词,表原因,相当于“由于”。
【答案】 D
4.下列各句的文言句式特点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轩裳珪组劳吾形于外
A.世事之为吾累者众也
B.吾其何择哉
C.常患不得极吾乐于其间者
D.此吾之所以志也
【解析】 例句与C项都是状语后置句;A项,是定语后置句;B项,是宾语前置句;D项,是判断句。
【答案】 C
二、课内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六一居士初谪滁山,自号醉翁。既老而衰且病,将退休于颍水之上,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
已而叹曰:“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吾素慕之,宜去一也。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宜去二也。壮犹如此,今既老且病矣,却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宜去三也。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一居士初谪滁山 谪:被贬官
B.则又更号六一居士更:更换
C.吾素慕之素:本来
D.而讫无称焉讫:最终
【解析】 素:常常。
【答案】 C
6.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既老而衰且病臣死且不避,厄酒安足辞
B.夫士少而仕是将违其素志而自食其言
C.吾尝用于时矣,而讫无称焉盘盘焉,囷囷焉
D.乃以难彊之筋骸贪过分之荣禄而陋者乃以斧斤求之
【解析】 D项,乃:表转折,却。A项,且:表并列/况且;B项,而:表修饰/表并列;C项,焉:语气助词/形容词词尾,……的样子。
【答案】 D
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作者谪居滁山,改号为“六一居士”的情况,直接点题。
B.作者把“三宜去”放到结尾,感动人心,引起同情,求得宋神宗“恻然哀之”,从而能够得到皇帝的怜悯,重新启用他。
C.全文的主旨,其实就是文章的结尾,这篇文章的结尾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D.文章结尾一段表达了作者不贪恋富贵,向往隐居生活的愿望。
【解析】 “重新启用他”错,文章没有此意。
【答案】 B
8.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夫士少而仕,老而休,盖有不待七十者矣。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负三宜去,虽无五物,其去宜矣,复何道哉!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读书人从年轻时开始做官,到年老时退休,往往是有等不到七十岁就退休的人。
(2)我有这三点应当离职的理由,即使没有这五种物品,离职也是应当的,还要再说什么呢!
三、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这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李一足传
王猷定
李一足,名夔,未详其家世。有母及姊与弟。貌甚癯,方瞳,微髭。生平不近妇人。好读书,尤精于《易》,旁及星历医卜之术。出常驾牛车,车中置一柜,藏所著诸书,逍遥山水间。所至人争异之。
天启丁卯至大梁,与鄢陵韩叔夜智度交。自言其父为诸生,贫甚,称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