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份。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
(时间100分钟,总分120分)
一、基础知识(25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加点的字注音。(4分)
针灸 伛偻
揩油砌墙
(jié) 问(tuí) 唐
门 (kǎn)惧 (dàn)
2.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长妈妈是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说得阔一点,就是我的保母。
B.我见他带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C.来到死者家里,信客满脸凄容,用一路上想了很久的委婉语气把恶耗通报。
D.我就陪父亲在门槛上休息一会儿,他那颗很倔强的头颅埋在膝盖里半晌都没动。
3.加点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老王也许是从小营养不良而瞎了一只眼,也许是得了恶病,反正同是不幸,而后者该是更深的不幸。(深刻,表程度)
B.父亲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颜色浓)
C.这本书很深,初学的人不容易看懂。(深度)
D.对于遭受战乱,饱经不幸的伊拉克人民,我深表同情。(很,十分)
4.根据后面提示,在具体的语境中正确地填写词语。(2分)
(1)这些日子,家中光景很是惨淡,一半为了丧事,一半为了父亲( )。(失业在家)
(2)因而,父亲明明该高兴,却露出些( )的笑。(神色、态度不自然)
(3)他死时,前来( )的人非常多,有不少还是从外地特地赶来的。(祭奠死者并慰问家属)
(4)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 )了一会。(犹豫不决)
5.选出最恰当的一项()(2分)
(1)造屋的那些日子,父亲很。
(2)父亲的个子高,他觉得坐在台阶上很。
(3)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地说道:……
(4)(父亲)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似的。
A.高兴舒服兴奋 轻松
B.兴奋轻松 高兴舒服
C.兴奋舒服 高兴 轻松
D.高兴轻松兴奋 舒服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阿长与〈山海经〉》是鲁迅写的一篇怀念保姆的文章。文章通过对阿长的一些琐事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复杂的感情。文章选自《呐喊》。
B.《背影》是历来传诵的佳篇。作者写父爱,选择了背影这个独特的角度,通过对背影的刻画,表达深挚的感情。语言朴素,平实。
C.以善良体察善良,《老王》中,作者杨绛以自己一颗善良的心去体会老王这样一个普普通通,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的人。
D.本单元的几篇课文都以“爱”为主题,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文章的主要表达方式是记叙和描写,但也综合运用了议论和抒情,点明文章的中心,增强文章的感染力。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憎恶(zēng) 狼藉(jí) 颓唐(tuí) 尴尬(gān)
B.涎水(xián)踌躇(chú)举箸(zhù)嫉妒(jí)
C.琐屑(xiè)震悚(sǒng)骷髅(kū)猝然(cù)
D.惧惮(dàn)半晌(xiǎng)抱歉(qiàn)愧怍(zhà)
【答案】D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A.烦燥 粗拙 噩耗长途跋涉
B.霹雳颠沛渴慕世故人情
C.取谛疏懒掺假穷愁潦倒
D.肿涨赋闲孤孀大亭广众
【答案】B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那年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真是祸不单行。
B.信客的实际文化程度在几位教师中显得拔尖,教起国文来也从容不迫。
C.她给孩子们讲“长毛”的故事,虽说是随意编造的,可她讲得绘声绘色。
D.父亲低眉顺眼累了一辈子,就是喜欢与人争个长短,较个高低,他连村长都不放在眼里。
【答案】D
4.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所谓“以人为本,”在很大程度上就是顺应民心,而不是修正民心。
B.别人没想到的事,你想到了;别人想到的事,你做到了。
C.我们今天谈的是为什么分数不是衡量教育和人才的唯一标准?
D.这所学校的规模不算太大,全校只有五、六百名学生。
【答案】B
5.下面文学常识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鲁迅——《阿长与〈山海经〉》——《朝花夕拾》
B.朱自清——《背影》——诗人、学者、散文家、民主战士
C.钱钟书——《围城》——小说
D.余秋雨——《信客》——小说
【答案】D【解析】《信客》不是小说,而是一篇散文。
6.下面是某同学习作中的一段文字,其中画线的A.B两处有语病,请你指出病因并修改。(4分)
窗外,雨蒙蒙地下。A:“好难闻啊!”一股刺鼻的异味儿打破了我的思绪。B:我抬头一看,一个约莫十岁左右的小女孩吐了一地。我心里一颤,一个娇小的身影浮现在我的脑海,泪水也夺眶而出。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