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千言万语总关“音”》学案
第一节《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doc
第二节《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doc
第三节《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doc
第四节《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doc
  第四节 声情并茂——押韵和平仄
  有一次苏轼去秦观家。秦观的家人告诉苏轼,他出外游玩,很可能上佛印和尚那里去了。于是苏轼写信去询问他的情况。秦少游见苏轼来信后,便写了一封只有14字的怪信遣人带回给苏轼。信上的14个字排成一圈:
  苏轼看后,连声叫好。原来,秦观写的是一首回文诗,诗中描述了他外出游玩的生活和情趣。其内容为:“赏花归去马如飞,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醒时已暮赏花归。”14个字组成了一首七言绝句,每个字出现两次,文字处理技巧高超。
  [知识•梳理]
  课标内容 知识精要
  一、诗歌百花园 1.诗歌的分类:(1)按类型分,可分为古诗、律诗、绝句。(2)按格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3)从字数上看,古诗、律诗、绝句又都各自分五言诗和七言诗。(4)按写作时期分,可以分为旧诗和新诗(新文化运动以后的诗)。
  2.古体诗和近体诗:
  古体诗指不受近体诗格律束缚的诗(除现代诗外),是依照古代的诗体写的。近体诗指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以律诗为代表。
  1.押韵:即韵脚的字必须同韵。“同韵”指韵脚字的韵腹、韵尾和声调的平仄都相同,不管声母和韵头。
  2.律诗和绝句的押韵:
  (1)绝句和律诗,主要区别在字数上。绝句共四句;律诗共八句。“绝句”又叫“截句”,是从律诗上截取四句而形成的一种诗体。绝句可以对仗,也可以不对仗,但律诗的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律诗有五言和七言之别,由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八句组成。无论律诗还是绝句,都有平仄的要求。八句以上的律诗称为排律。
  二、押韵与和谐美 (2)绝句的押韵要求: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第二句和第四句一定要押韵,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第三句的最后一个字限用仄声字。
  (3)律诗的押韵要求:首句可押韵可不押韵,诗的偶数句一定要押韵,而且一般押平声韵,一韵到底。用韵的字在诗中不能重复出现。
  三、平仄与参差美 1.平仄:平仄是对整首诗中每个字的要求。所谓的“平”就是平声,“仄”就是上、去、入三声。值得注意的是古代的入声在普通话中已并入其他三声了。
  2.诗歌的平仄格式:
  (1)“仄起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2)“平起式”: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第三节 迷幻陷阱——“误读”和“异读”
  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扮演猪八戒的马德华,原名叫马芮。
  有一次,他患了重感冒到医院看病。排队等了好久,值班护士拿着挂号牌在走廊上叫道:“马内!谁叫马内?轮到你看病了。”他左看看右看看,见没人答应,心想:是叫我吧?于是起身走进门诊室。医生问:“你叫马内?”他只好将错就错地答道:“是的,我叫马内。”
  后来,他拿了化验单到了化验室。又等了好久,只听见化验员高声叫道:“马苗,谁是马苗,你的化验结果出来了。”他迟疑着不敢答应,可是眼看化验室就要关门了,只好急忙跑过去抓住化验单,化验员不耐烦地说:“你就是马苗?那你刚才是聋了还是哑了?”没办法,只好哑巴吃黄连了。
  后来又到药房去拿药,药剂师隔着窗户大声嚷道:“马丙,马丙请取药去。”这回可不敢再怠慢了,管他马内、马苗还是马丙,抓起药就往注射室跑。
  在注射室里,女护士接过注射单一看,乐了:“哟,这个病号怎么取了这样一个名字?叫马肉!真逗!马肉,请你来这边注射。”
  一天换了四个名,马芮决定改名,于是就成了马德华。
  [知识•梳理]
  课程内容 知识精要
  一、“误读”:不是这种读法   “误读”有两种情况,一是该字根本没有这种读音,意即读错了;二是一个字的两种读音都对,但是在应该读这个音的时候却读成了另一个音,出现“混读”。一共有三种原因:
  1.“读半边”造成误读,如“水浒”中的“浒(hǔ)”误读为“xǔ”等。
  2.“多音字”造成误读,如“音乐(yuè)”和“快乐(lè)”等。
  3.“方言音”造成误读,如湖北方言“l、n”不分,容易把“河南”读成“荷兰”。
  二、“异读”:选择一种读法  异读:指一个字在实际使用中存在着两种读音的现象,它虽然同时有多种读音,但意义却只有一种。
  异读表现在词语上,便形成了异读词。异读词的成因有:一种是由读书音和口语音的分歧造成的;另一种是受方言音的影响造成的;还有一种是由于误读造成的。注意阅读《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
  [考点•聚焦]
  与此节内容——误读和异读,对接的考点依然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涉及本节内容的“形声字”“多音字”“以方言代替普通话的读音的字”与上节的“同音字”一起组成近年语音题考查的重点。
  [典例•探究]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相同的一组是(  )
  A.星宿/乳臭 搭讪/赡养费 粗犷/旷日持久
  第二节 耳听为虚——同音字和同音词
  和 珅:纪侍郎纪大人,这是何物?是狼是狗?(侍郎是狗。)
  纪晓岚:和尚书和大人,这好办,看尾巴尖呀,下垂是狼,上竖是狗,记住了。(尚书是狗。)
  一御史:巧言舌辩!狼吃肉,狗吃粪,它吃肉,是狼是狗毫无疑问!(侍郎是狗。)
  纪晓岚:狼性固然吃肉,狗也不是不吃,狗是遇肉吃肉,遇屎吃屎。(御史吃屎!)
  ——《铁齿铜牙纪晓岚》
  [知识•梳理]
  课程内容 知识精要
  一、“一个”对“多个” 1.“一个”对“多个”指汉语中一音对多字的现象,即声母、韵母和声调完全相同的一个音节可以对应形式和意义不同的多个汉字,这些字就是同音字。
  2.同音字中有的可以单用,有的必须和其他字一起组成词语,大多数情况必须组词方可使用,因此可以依据语境来辨别。
  3.同音字有独特的妙用,可以在熟语、对联、诗词等中运用,丰富语言的表达。
  二、“听”着一样和
  “看”着一样 1.同音词:声母、韵母、声调完全一样的词。
  2.同音词类型:(1)同音同形;如“大家(著名专家学者)”和“大家(指一定范围内所有的人)”;(2)同音异形,如“视力—势力,报道—报到”等。
  3.同音词的形成:(1)语音偶合,即读音碰巧一样;(2)历史音变,即原来不同,后来才相同;(3)词义分化,即一个词的几个意义失去了联系。
  [考点•聚焦]
  与本节内容对接的高考考点依然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还有“正确使用词语”。
  “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的字音”,具体内容参见本册第一课第三节的相关内容。
  “正确使用词语”,在高考中涉及同音词的意义辨析。一般是用选择题的方式出题,在语境中辨析意义。
  [典例•探究]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灵秀 磷光 玲珑剔透 聆听教诲
  B.诞生旦角淡泊明志担当重任
  C.宿营诉说夙兴夜寐素昧平生
  D.咨询滋生芝兰之室孜孜不倦
  【解析】 本题考查同音字和音近字。A项,línɡ/lín/línɡ/línɡ;B项,dàn/dàn/dàn/dān;C项,sù;D项,zī/zī/zhī/zī。
  【答案】 C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桅杆/宫闱 聒噪/恬静 模具/模范
  B.清雅/菁华旖旎/绮丽处所/惩处
  C.歧视/跻身橄榄/鸟瞰角斗/角色
  D.赝品/鹰犬殉情/徇私参谋/参差
  【解析】 本题考查多音字、形近字及音近字的读音。A项,wéi,guō/tián,mú/mó;B项,qīnɡ/jīnɡ,yǐ/qǐ,chù/chǔ;C项,qí/jī,ɡǎn/é;D项,yàn/yīnɡ,xùn,cān/cēn。
  【答案】 B
  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蓓蕾/烘焙 拾级/拾麦穗 箪食壶浆/殚精竭虑
  B.倚重/旖旎禅趣/口头禅卷帙浩繁/秩序井然
  C.毗邻/聆听包扎/扎辫子济世安民/光风霁月
  D.翡翠/斐然开拓/拓荒者物产丰饶/百折不挠
  【解析】 本题考查多音字、形近字及音近字的读音。A项,bèi,shè/shí,dān。多音字“拾”的读音可用记少推多法,“拾”有“shè”和“shí”两个读音,
  第一节 字音档案——汉字的注音方法
  台北将使用汉语拼音路标
  据《重庆晚报》报道,台湾“行政院”要求完成全台的汉语拼音正名,但拥有地名管辖权的各县市存在歧见,全台地名乱糟糟。“行政院”3月2日下了最后通牒,1个月内,统一中英对照表,完成汉语拼音正名。
  陈水扁上台后,大肆推动“文化台独”和“去中国化”,汉语拼音更成了当局的“眼中钉”。当年10月7日,台“教育部国语推动委员会”宣布以台湾本土研制的通用拼音取代中国大陆通用、联合国公认、国际标准都认可的汉语拼音方案。如一家姓“张”的人分居两岸,大陆护照上是汉语拼音的“ZHANG”,而按照通用拼音则为“JHANG”。如此一来,明明是一家人,看起来却是两个姓。又如台北一个交通标牌,“淡水”用通用拼音标注为“Danshuei”,“台北”标注为“Taipei”。
  马英九上台后结束了这场“拼音之争”。当年9月16日,台“教育部”决定全面放弃通用拼音,改用与大陆通用的汉语拼音。
  [知识•梳理]
  课程内容 知识精要
  一、“注音”说长论短 1.直音法:用一个字直接给另一个字注音。汉代以前常用。
  2.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来拼出另一个汉字的读音。东汉以后使用。
  3.注音字母:以独体古汉字的笔画式符号给汉字注音,在民国政府期间使用较多。
  4.汉语拼音方案:包括字母表、声母表、韵母表、声调符号、隔音符号,新中国成立后公布使用,是一种相当完备、科学的汉字注音法。
  1.声母:位于汉语音节开头的辅音。普通话里共有22个声母(包括21个辅音声母和一个零声母)。
  2.韵母:汉语音节中声母后面的部分。普通话里共有38个韵母。按组成成分的数量和性质可分为单韵母、复韵母和鼻音韵母三类。
  3.声调:是指音节的高低变化。它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声调不同,意义也就不同。它包括调类和调值两个概念。“调类”即声调的分类,普通话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也叫“四声”。
  “调值”即声调的高低变化的具体形式,一般采用“五度标调法”。具体可归纳概括如下:
  调类 调号 调型 调值 调值解说 倒字
  阴平 ˉ 高平 55 起因高高一路平 中
  阳平 ' 中升 35 由中到高往上升 华
  上声 ˇ 降升 214 先降后升曲折型 伟
  去声 ` 高降 51 高起猛降到底层 大
  标调要旨:按a、o、e、i、u、ü的顺序标。韵母是iu或ui时调号一律标在后面的u或i上。凡调号标在i上时,i上的点要去掉。轻声音节不标调。
  附:《标调歌》——a母出现不放过,没有a母找o、e,iu、ui两韵标在后,i上标调把点抹。
  4.拼写规则:(1)加写和改写:①i行的韵母,i单独做音节时,在i前面加y,其余的均把i改为y。②u行的韵母,u单独做音节时,在u前加w,其余的均把u改为w。③ü行的韵母,前面没有声母的时候,一律在ü前加y,然后去掉ü上的两点;但是跟声母n、l拼的时候,ü上两点不能去掉。
  (2)省写:①iou、uei、uen前加声母时,省去o、e写成iu、ui、un。②ü行的韵母与j、x、q相拼时,省去ü上两点。③i上标调号时,省去i上的一点。④韵母er作儿化韵时省去e,写成r,如huār(花儿)。⑤在给汉字注音时,为使拼式简短,ng可省作η。
  (3)连写:在拼写句子时,同一个词的音节要连写,词和词要分写。
  (4)大写:句子开头和诗歌每行开头的字母,专有名词的第一个字母,姓和名字每部分的第一个字母都大写。标题可以全部大写,也可以每个词开头的字母大写。商标和商店的名字一般全部大写。
  二、“音节”三分天下 (5)隔音符号:以a、o、e开头的零声母音节如果连在其他音节之后,音节界限发生混淆,用隔音符号(’)隔开,如Xi’an(西安)。
  (6)声、韵母相拼的例外;韵头是“i、ü”的韵母可以和声母“j、q、x”相拼,但不能与声母“g、k、h”相拼;韵头是“i”的韵母可以和声母“d、t”相拼,而韵头是“ü”的韵母却不可以和声母“d、t”相拼。
  [考点•聚焦]
  本节内容对应的考点是“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高考不考查字音的拼写,而是着重考查字音的认读。但是“汉语拼音方案”的拼写规则作为汉语普通话字音的法则,不可不知。
  [典例•探究]
  (2015•广东高考)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
  A.棱角/菱形 窒息/对峙 稽首/稽查
  B.侥幸/阻挠绚烂/驯服称职/职称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