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0小题,约8150字。
广西钦州市钦州港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2月份考试语文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 下列加线词语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疾B.绝
A.自B.之
2. 下列作家和作品均为同一朝代的是( )
①韩愈②白居易③王安石④陶渊明⑤《陋室铭》⑥《岳阳楼记》⑦《记承天寺夜游》⑧《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A.②③⑤⑥B.③④⑦⑧C.①④⑥⑦D.①②⑤⑧
3. 下面有关选文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第①段总写自富阳到桐庐间山水的奇异之美。“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八个字是全文的纲,“奇”、“异”二字高度概括了山水的特点。
B.第②段写富春江江水之异,异在水色之美,江水之清,水流之急。其中“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从正面把江水的清澈表现得淋漓尽致。
C.第③段写山之奇。既描绘了富春江两岸的高山、泉水和草木鸟兽,又抒发了作者在如此奇景中的感受,流露出对追求名利之徒的蔑视,含蓄地传达出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之趣。“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是全篇的主旨所在。
D.作者在文中描绘山水,把动与静、声与色、明与暗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为我们描绘出了一幅充满旺盛生命活力的大自然图景,给我们以美的熏陶和享受。
4. 选出与例句中画线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1)例:如履平地()
A.西装革履B.郑人买履C.履险如夷D.履行职责
(2)例: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A.物尽其用B.尽人皆知C.同归于尽D.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3)例:人物略不相睹()
A.略不沾湿B.雄才大略C.攻城略地D.长远战略
5. 下列对四首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这四首诗,饱含着鼓励青年奋发向上、努力奋斗、积极奉献、珍惜青春年华等积极思想和讴歌母爱的情怀,语言清丽,风格独特。
B.《成功的花》写“成功的花”来之不易,作者抓住花的色泽特征,用“明艳”一词形象地突出了花的“成功”。
C.这四首诗的哲理用艺术的形式来表现,明白晓畅,蕴蓄十分丰富。后两首,诗人用植物比喻青年人和他们的成长。
D.《母亲》一诗,通过和鸟的比较,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依恋之情,面对困难,以母亲为避风港湾而心安理得之情油然而生。
6. 对《湖心亭看雪》中作者在夜深人静、寒气倍增的“更定”之时“独往湖心亭看雪”的行为,评论不当的是( )
A.表现作者冰清玉洁的操守和孤芳自赏的情调。
B.表现作者与流俗迥异的孤怀雅兴。
C.雪后出游,无所谓白天夜晚,因为大雪辉映暗夜,游赏效果不逊于白天。
D.作者深夜独往,大约是不愿意别人看见,也不愿意见到别人,蕴涵着避世的思想。
二、写作
7.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①荡胸生曾云,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铁马冰河入梦来。
③晴川历历汉阳树,____________。
④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____________。”
⑤《使至塞上》中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意境雄浑,视野开阔,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壮观”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爱莲说》中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意境相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 _________________,则孤陋而寡闻。
(2) 他山之石,_____ _________。
(3) 只辱于奴隶人之手,_______________,不以千里称也。
(4) 斯是陋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_____,小桥流水人家。
(6)古代诗词中,很多诗句都表达了壮志难酬,如范仲淹的《渔家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又如李白在《宣州谢楼饯别校书叔云》中的“抽刀断水水更流,_______________。”
9. 请根据提示写出空缺的句子。(8分)
(1)但愿人长久,。(苏轼《水调歌头》)
(2),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孟子》)
(3)《陋室铭》中,作者用“ , ”交代了自己的交友标准,表现了作者高洁傲岸的个性,从而说明了陋室不陋。
(4)《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现作者对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
(5)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通过描写花草来体现西湖早春生机勃勃景象的句子是:“
三、诗歌鉴赏
10. 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世人盛爱牡丹/山寺桃花始盛开
B.香远益清/开卷有益
C.亭亭净植/东西植松柏
D.菊之爱,陶后鲜有闻/鲜为人知
(2)用现代汉语翻译句子。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作者独爱莲的原因是:
。(请用原文的句子回答)
(4)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莲为写作对象,以牡丹作反衬,用菊花作陪衬,突出了莲花的美好形象。
B.本文以花喻人,用菊花比喻隐逸者,用牡丹比喻富贵者,用莲比喻君子。
C.《爱莲说》中的“说”是古代一种记叙性的文体,大多是就一事、一物或一种现象抒发作者感情。
D.“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11. 诗歌欣赏:阅读下面两首诗,然后完成后面小题。
【甲】渔家傲(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乙】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甲乙两文划线句都描写了塞外风光,请任选一句对画面内容加以描绘。(不超过60字,3分)
(2)两首诗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何不同。
12.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次北固山下
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请赏析“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的妙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