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小题,约8030字。
201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质量检测卷(1.4)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组是()
A.如法炮制(pào)愧怍(zuò )吊唁(yàn)日薄西山(bó)
B.风雪载途(zài)嶙峋(xún)两栖(xī)老妪(yù )
C.毛骨悚然(sǒng)荒谬(miù)诘问(jí)阻遏(è)
D.穷兵黩武(dú)拗口(ào)潮汐(xī)惴惴不安(zhuì)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 北京时间11月29日下午,巴西传来恶耗,该国甲级球队沙佩科恩斯球队所乘飞机在哥伦比亚坠机,机上共有81人,包括9名机组人员和72名乘客。
B. 复杂恐龙的消逝,精美偶像的黄昏,总有新生命破茧而出。不是物竟天择,而是顺势而为;并非基因遗传,而是常态突变。
C. 早春天气,江南乡间石桥头细柳飘丝,那纤细的游丝拂着桥身坚硬的石块,即使碰不见晓风残月,也令画家销魂!
D.美国共和党候选人特朗普在11月8日的美国总统选举中获胜,德国外长施泰因迈尔提议举行欧盟国家外长会议,该提议反映的如果不是担忧,那么就是某种张惶失措的意味。
3、下列语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 汪波家既养鸡鸭鹅,又养了一条大黄狗,一天真是鸡零狗碎的。
B.二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后,有一位重量级的人物似乎销声匿迹,退出了政治舞台,他就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的高级将领、红四方面军的总政委、西渡黄河时任西路军军政委员会主席的陈昌浩。
C.重庆的黑势力团伙气焰嚣张锐不可当,但在我公安机关的严厉打击下,被彻底粉碎。
D.他知识广博,思维敏捷,又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因此在处理问题时常能进退维谷,游刃有余。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罗一笑事件所牵扯的营销、诚信以及关于私德的讨论不能成为撕裂共识的理由,而是所有的议论本身都应该形成更为文明和理性的认识,避免让这种毁灭社会基本价值观的事件不再重演。
B.如今在生活中,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在马路上开车时、过斑马线时、走路时、骑车时玩手机的现象越来越多,产生的安全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C.刚刚过去的体育抽测和艺术抽测在提醒我们,要全面加强学生的素养,不可只顾着学科成绩的提高。学校、家长、学生都要有这样的认识。
D.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发展低碳经济,倡导低碳生活,坚决杜绝以牺牲环境和后人利益为代价。
5. 古诗文名句填空。(4分)
(1),,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晴川历历汉阳树,。?烟波江上使人愁。(崔颢《黄鹤楼》)
(3)刘禹锡《秋词》中不同于常见诗歌悲秋的情绪,借鹤的形象表现豪迈乐观之情的句子是:,。
(4)年轻人要有远大的志向和抱负,要敢于像杜甫那样吟诵“,”勇敢前行。(请选用《望岳》中的诗句)
6. 文学常识(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在括号内填写恰当的内容。
阅读丰富了我们的心灵,陶冶了我们的情操。阅读伟大的作品,就是作者、作品在和我们的心灵对话。读的《老王》,让人明白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与尊重,高尚的灵魂更是懂得反思的灵魂;读陶渊明的《》,让人明白了身处乱世的作者心怀天下,希望有个理想国让百姓安居乐业;读
国作家雨果的《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给巴特勒上尉的信》,让人明白了文学是没有国界的,人道主义才是真正的正义。
7. 阅读下列段文字,选择一个情节,回答问题。(5分)
A: 人最宝贵的东西是生命。生命对于我们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他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愧。
B: 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
C: 他决定去拉车,就拉车去了。……两三个星期的工夫,他把腿溜出来了。他晓得自己的跑法很好看。跑法是车夫的能力与资格的证据。
(1)我选择(),片段中的“他”是,该情节选自于。(2分)
(2)这个情节,表现出这个人物怎样的性格?(3分)
8.综合性活动,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6分)
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为了促进学生养成读书的良好习惯,学校举行了以读书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下面三项任务。
(1)下面是同学准备在主题班会上发言的材料,请你依据下列材料相关信息,探究分析,写出你的发现。(2分)
[材料一] 据调查,我国青少年不读书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时间”,其次是“不习惯读书”,这两者在各年龄段中均排在前两位。同样题材的故事,少年儿童愿意看漫画、电影,而不愿意看原著。在关于“少年儿童最喜欢阅读的书籍”调查中,“科幻、魔幻、探险作品”和“卡通、漫画”这两类书籍以绝对优势并列第一位,“文学名著”呈明显弱势。有关专家对以上现象表示忧虑。
[材料二]有关媒体的调查表明,相当一部分中学生用影视、漫画等“快餐”代替名著。不少孩子对图象产生依赖心理,逐渐降低乃至失去了对文学阅读的兴趣。对图象的过量摄入,不少学生说:“很多时候,心里明明知道怎么说,但就是写不出来。”
发现:
(2)为配合这次读书活动,班里办了一份读书小报。请你为小报上的格言补全词语,并提供有一则关于读书宣传标语。(2分)
格言:不吃饭则饥饿,不读书则。
宣传标语:。
(3)初二(1)班班长准备为同学们做题为“我们应该怎样读书”的演讲,为此,他搜集了下列材料,但这些材料中有两条和他演讲的主题不符,请你为他指出来。(2分)
①凡值得读的书至少读两遍。第一遍须快读,着眼于把握全篇主旨与特色。第二遍须慢读,须以批评的态度衡量书的内容。
②从前中国文人学作文,每人总须读过几百篇名著,揣摩吟读,至能背诵,然后执笔为文,手腕自然纯熟。
③那些有学问对我有用处的书,我用吃橄榄的办法阅读,反复咀嚼,徐徐品味;那些有学问然而对我用处不大的书,我用吃甘蔗的办法阅读,啜其甜汁,吐其渣滓。
④倘使他读杰作的时候,心里总惦记着“快学技巧呀!”他在杰作的字里行间时时都发生“这是不是技巧”的问号,那他决学不到什么技巧。
⑤优秀的书籍是抚育杰出人才的珍贵乳汁,它作为人类财富保存下来,并为人类生活的进一步发展服务。
以上材料中不符合演讲主题的是:第项、第项。
二、现代文语段(3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9-16题。
(一)(16分)
努力学习的意义
吕不同
①三年前,没上过一天学的外公,被肺心病折磨了八年后,自己在医院里拨掉鼻管,不理在床边跪成一排的三个舅舅的哀求,强行要求出院。
②救护车把他送回家后,他坐在自己亲手做的那张帆布椅上,平静地交代完后事,把我叫到身旁说,不同,这个肺心病到底是什么病啊?好几年了,也没搞明白。
③我摸出手机搜了一下肺心病,告诉他这病的全名叫什么,有哪些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