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高考语文模拟试卷<br>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br>
第Ⅰ卷(选择题 共45分)<br>
一、(18分,每小题3分)<br>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br>
A.冠(gu n)冕 唱和(h ) 买椟(d )还珠 茅塞(s )顿开 <br>
B.玷(di n)辱 埋(m i)怨 吹毛求疵(c ) 处ch )心积虑 <br>
C.缄(ji n)默 走舸(g ) 分(f n)外妖娆 差(ch )强人意 <br>
D.饿殍(f ) 濒(b n)临 情不自禁(j n) 载(z i)歌载舞 <br>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br>
A.描摩 浮燥 无计于事 文过饰非<br>
B.疏浚 羁縻 委曲求全 和盘托出<br>
C.部署 砥砺 相辅相成 一愁莫展<br>
D.国是 焕散 针贬时弊 英雄辈出<br>
3.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组是:<br>
A.寒暄(没话找话说) 心惊胆寒(形容紧张害怕)<br>
寒苦(天气极冷) 问寒问暖(形容对别人的生活十分关心)<br>
B.陈诉(向别人诉说自己的痛苦或委屈) 陈规陋习(过时的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和习惯)<br>
陈迹(过去的事迹) 推陈出新(去掉旧事物的糟粕,使其精华向新的方向发展)<br>
C.如期(按照期限) 如坐针毡(形容心神不宁)<br>
如意(符合心意) 空空如也(空空的什么也没有)<br>
D.见怪(责备,怪罪) 见仁见智(对不同的问题,见解却一致)<br>
见证(可以作为证据的) 一见如故(初次见面就像老朋友一样)<br>
4.依次填入下面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br>
①王老先生一生 名利,把全部心血倾注在三楚文化的研究中。<br>
②为避免诸位产生误解,我有必要再一次郑重 如下几点意见。<br>
③东南亚金融危机提醒我们,一定要增强对金融危机的 意识。<br>
A.淡薄 申明 防备 B.淡泊 声明 防备<br>
C.淡薄 声明 防范 D.淡泊 申明 防范<br>
5、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br>
A、无论是攻打阿富汗还是进攻伊拉克,布莱尔对布什总是耳提面命,扮演着一个极不光彩的角色。<br>
B、这一切,他看在眼里,心里想好了应付的办法,脸上却无动于衷。<br>
C、北京“南极速”网吧因为忽视安全管理,最终导致惨剧发生,这种做法难道不足为训吗?<br>
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人类这种作茧自缚的行为如不停止,必将毁灭自己的生存空间。<br>
6.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br>
A.现在,越来越多的农村干部已经明确地认识到,通讯的畅通与否,是招商引资的重<br>
要筹码。<br>
B.目前,每年大学毕业生虽然不少,但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br>
和社会发展。<br>
C.虽说中国“入世”的谈判持续了15年,并且已经加入了世贸组织,但是,中国的<br>
不少老百姓可能还刚刚不用注解认识了那个这几年“出镜率”越来越高的“WTO”。<br>
D.我们多么希望这个世纪不要以战争开始,又以战争收场,那将是人类的倒退,也是<br>
人类的悲哀。<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