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670字。
2018届高二语文人教版选修《先秦诸子选读》第2单元第1课之
《王好战请以战喻》导学案
导
学
目
标 知识与技能 1、理解文中寓言故事所蕴含的意义。
2、把握重要实词虚词的用法。
3、了解孟子散文托寓言以说理的特点.理解文中的比喻,体会文章充沛的气势。
过程与方法 1、在诵读的基础上把握文意,积累文言基础知识。
2、整体感知,把握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2、学习孟子光明磊落的宽广胸怀,理解孟子对名誉、地位的正确态度,彻底抛弃为了名利不择手段甚至置自己尊严于不顾的错误名利观。
3、揣摩文中寓言的寓意,用以指导现实生活。
导
学
策
略 教学重点 解析课文,了解孟子及孟子的思想。
教学难点 1、掌握譬喻说理的好处。
2、在朗读的基础上,欣赏品味文章的艺术特色,品味文章的语言特点和说理艺术。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具 多媒体授课
教学方法 启发、探究、诵读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 表达交流
主要教学进程
第一课时 学生活动 个性补充
一、新课导入:
孟子的门人曾对他说:"外人皆称夫子好辩。" 汉代赵岐《孟子题辞》说:"孟子长于譬喻,辞不迫切,而意已独至。" 郭沫若在《十批判书》中说:"孟文的犀利,庄文的恣肆,荀文的浑厚,韩文的峻峭,单拿文章来讲,实在各有千秋。"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孟子》。
二、作者简介:
1、孟子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人,战国时伟大思想家,战国中期儒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被尊奉为仅次于孔子的“亚圣”。
2、主要思想
孟子的主要学说包括心性论(性善与四端——道德价值的根源、义利之辨——道德价值的论证、养气与成德、道德天等),政治思想(民本说、法先王、仁政与王道、德治观念、反对霸政、恢复井田制度等)、教育主张(人格和道德教育、自由发展、因势利导等)等;并启发了宋明理学,形成了“道统”观念、“民本”思想等。
3、《孟子》
与《论语》一样,《孟子》也是以记言为主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