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地区)2017版中考语文总复习 考点跟踪突破
考点跟踪突破11 古诗词赏析(一).doc
考点跟踪突破9 材料整合与探究.doc
考点跟踪突破10 综合性学习.doc
考点跟踪突破12 文言实词与虚词.doc
考点跟踪突破13 文言翻译与断句.doc
考点跟踪突破14 文言概括、探究、感悟.doc
考点跟踪突破15 记叙文线索与情节.doc
考点跟踪突破16 记叙文主题与标题.doc
考点跟踪突破17 记叙文词句的理解与品析.doc
考点跟踪突破18 记叙文人物与写作手法.doc
考点跟踪突破19 记叙文个性表达.doc
考点跟踪突破1 语音与汉字.doc
考点跟踪突破20 说明对象与特征.doc
考点跟踪突破21 说明顺序与结构.doc
考点跟踪突破22 说明方法与语言.doc
考点跟踪突破23 议论文论点、论据与论证.doc
考点跟踪突破24 议论文结构与语言.doc
考点跟踪突破2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doc
考点跟踪突破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doc
考点跟踪突破4 标点符号.doc
考点跟踪突破5 句子衔接、排序与仿写.doc
考点跟踪突破6 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一).doc
考点跟踪突破7 古诗文名句默写(一).doc
考点跟踪突破8 语言运用.doc
考点跟踪突破1 语音与汉字
1.(2016•成都)下面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B )
A.恻隐(cè) 执拗(niù) 忧心忡忡(chōng)
B.剽(piāo)悍 黄晕(yùn) 鲜(xiān)为人知
C.挑衅(xìn) 屏息(bǐng) 如坐针毡(zhān)
D.溅落(jiàn) 憔悴(cuì) 跋山涉水(bá)
【解析】“鲜”应读“xiǎn”
2.(2016•天津)下面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B )
A.哺育(pǔ) 机械(xiè) 一气呵成(hē)
B.琐事(suǒ) 诅咒(zǔ) 声名狼藉(jí)
C.分歧(qí) 喧嚣(xiāo) 坚持不懈(jiě)
D.收敛(liǎn) 干涸(gù) 鲜为人知(xiǎn)
【解析】A项中“哺”应读“bǔ”;C项中“懈”应读“xiè”;D项中“涸”应读“hé”。
3.(2016•济南)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D )
A.殷红(yīn) 庇护(bì)
青睐(lài) 所向披靡(mǐ)
B.酝酿(niànɡ) 模样(mó)
慰藉(jiè) 锲而不舍(qì)
C.脊梁(jǐ) 黝黑(yǒu)
炽热(zhì) 惟妙惟肖(xiāo)
D.睿智(ruì) 阔绰(chuò)
和煦(xù) 苦心孤诣(yì)
【解析】A项中“殷”应读“yān”;B项中“模”应读“mú”,“锲”应读“qiè”;C项中“炽”应读“chì”,“肖”应读“xiào”。
4.(2016•黄石)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C )
A.绽开(dìng) 吮吸(shǔn)
栖息(qī) 忧心忡忡(cōng)
B.剽悍(piāo) 嗔视(zhēn)
秕谷(bǐ) 浑身解数(jiě)
C.谰语(lán) 迸射(bèng)
挑衅(xìn) 吹毛求疵(cī)
D.告罄(qìn) 镂空(lǒu)
椽子(chuán) 销声匿迹(nì)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的字音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握课文中的字词,踏踏实实地读、写,把握不准的要养成查字典的习惯。A.“绽”应读作“zhàn”,“忡”应读作“chōnɡ”;B.“嗔”应读作“chēn”,“解”是多音字,可读作“ji씓ji蔓xiè”,此处应读作“xiè”;C.正确;D.“罄”应读作“qìnɡ”,“镂”应读作“lòu”。
5.(2016•江西)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B )
A.确凿(záo) 告磬 如法炮制(pào) 物竞天择
B.归咎(jiù) 馈赠 风雪载途(zài) 通宵达旦
C.殷红(y
考点跟踪突破2 词语(成语)的理解与运用
1.(2016•沈阳)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B )
每一条河流都是一曲古老的赞歌,唱出了远古文明的________,从未看过翻滚的巨浪的人,难以想象万马奔腾、________的壮丽景象。让我们迈开脚步,打开________,投入大自然的________。
A.光芒 一碧万顷 心曲 怀抱
B.辉煌 一泻千里 心扉 怀抱
C.光芒 一往无前 心扉 情怀
D.辉煌 一望无际 心曲 情怀
【解析】此类题需采用分组排除法。此题按首词分为A、C组与B、D组,因“唱出”不能与“光芒”搭配,排除A、C组,“一泻千里”“一望无际”填入第二空均可,“打开”不能与“心曲”搭配,所以排除D项。故选B项。
2.(2016•宜昌)请根据上下文选择恰当的选项填空。
当年南开校门侧,曾悬一大镜,镜旁镌有箴词曰“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纽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①B:勿傲、勿暴、勿怠。②A:宜和、宜静、宜庄。”学生出入,知所儆戒。
A.颜色 B.气象
【解析】颜色:颜料或染料;神态。气象:①大气的状态和现象,例如刮风、闪电等。②气象学。③情景;情况。④气派;气势。
3.(2016•随州)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B )
(1)在我的记忆里,她是一个________和美丽的人。(魏巍《我的老师》)
(2)一再追忆老王和我对答的话,捉摸他是否知道我领受他的________。(杨绛《老王》)
(3)为了达到这个目的,他们讲究亭台轩榭的布局,讲究假山池沼的配合,讲究花草树木的________,讲究近景远景的层次。(叶圣陶《苏州园林》)
(4)我小时候,一年四季________刮风下雨,胡同里从早到晚叫卖声没个停。(萧乾《吆喝》)
A.温柔 谢词 映衬 即使
考点跟踪突破3 病句的辨析与修改
1.(2016•成都)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A.在成都市教育局的热情邀请下,诗人郑愁予远道而来,与成都教师共享文学之乐。
B.随着我市“阳光体育活动”的广泛开展,同学们的身体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C.受“厄尔尼诺”现象影响,黄河流域干旱严重,专家预测小麦将减产大约30%左右。
D.为了避免受打扰的事情不再发生,金庸先生闭门谢客,低调地度过了92岁生日。
【解析】B.“素质”与“改善”搭配不当,可将“改善”改为“提高”;C.“大约”与“左右”语意重复,可删去其一;D.误用否定句,造成字面意思与实际要表达的意思相反,可删去“不”。
2.(2016•自贡)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D )
A.王爷庙修建在釜溪河边的石崖上,夏日的王爷庙是人们避暑喝茶的好季节。
B.初中阶段的学习生活结束了,他对自己能否考上理想的高中充满信心。
C.蓝天中学在2016年“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开展“话说我与世界读书日”。
D.通过阅读《红高粱》《生死疲劳》等作品,我了解到莫言是一个思想深刻的人。
【解析】A.搭配不当,“夏日的王爷庙是……的好季节”不搭配,可将“季节”改为“地方”;B.两面对一面,可将“能否”删去;C.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的活动”。
3.(2016•乐山)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
A.关注孩子的“精神成长”,培养他们阅读和研究。孩子在幼年与书结缘是一个重大事件。当一个孩子喜欢阅读、与书为友时,教育已经成功了一半。
B.作为有着近50年左右工艺经验的老匠人,张应花了几十年时间和十几万资金完成了中国古版画木刻艺术集《成都•龙池坊》。
C.有的小区为业主在楼道、走廊、车库等公共空间安装摄像头,可是,公共空间不是自家的“后花园”,这种做法难免会侵犯他人的隐私权。
考点跟踪突破23 议论文论点、论据与论证
(一)(2016•长沙)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3题。
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在短短一万多字的《论语》中,“君子”这个词竟出现了一百多次。大圣人孔子在为我们勾勒出人们心目中理想的君子形象的同时,也提出了君子最基本的人格标准:做一个有担当的人。担当精神,是我们核心素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那么,我们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
担当是一种责任。玄奘西去印度,跋山涉水,历经千难万险,始终牢记取经的职责,行程五万余里,终于将佛教圣经带到了中国并发扬光大。【甲】由此可见,责任是我们拥有担当精神的首要条件,在历史的长河里,许多有志之士身处困境时,都是依靠责任感克服重重困难,担当起自己的责任的。
①________。鸦片祸国之际,林则徐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勇气挺身而出,披肝沥胆,虎门销烟;戊戌变法时,谭嗣同毅然拒绝他人劝他逃跑的建议,以“我自横刀向天笑”的勇气直面保守派的屠刀,以鲜血捍卫了自己的变法思想。由此可见,②________。
担当是一种境界。古往今来,有许多义士仁人,心怀天下苍生,向我们诠释着担当的境界。虽然遭遇贬谪,范仲淹依然保持“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境界;【乙】孔子曾经说过:“士而怀居,不足以为士矣。”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整天只想着自己的小家庭,那么这个人就不可能成为真正的君子。由此可见,境界能使我们的担当变得更有价值,更有意义。当我们从“小我”的世界走出,拥有放眼天下的胸怀时,我们所做的一切就会被注入时间的防腐剂,流芳千古。
担当是生命水平高下的水银柱,是引领我们书写美好人生的旗帜。一代又一代,一辈又一辈,先人们用实际行动告诉我们:做人,必须要有所担当!
1.对本文的中心论点概括最恰当、最简明的一项是( D )
A.君子的担当。
B.若想成为君子,就必须有所担当。
C.担当是引领人生的旗帜。
D.我们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
【解析】由首段“我们若想在成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就应该培养自己的担当精神。”以及②至⑤段“我们应该怎样才能拥有担当精神呢?”可知本文是考点跟踪突破24 议论文结构与语言
(一)(2016•宜昌)阅读下面文章,完成1-6题。
茶道之精神
佚 名
①茶道不同于一般的饮茶。在中国饮茶分为两类,一类是“混饮”,即根据个人的口味嗜好,在茶中加入桔皮、桂圆、红枣等配料来泡喝;另一类是“清饮”,________________。“清饮”可分四个层次:将茶当成饮料大碗解渴,称为“①__C__”;注重色香味,讲究茶具水质,细细品味,称为“②__A__”;讲究环境气氛、冲泡技巧及人际关系,则称为“③__D__”;通过品茗来养性怡情、参禅悟道,达到精神上的享受和人格上的澡雪,则是中国饮茶的最高境界——④__B__。
②茶道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呢?“武夷山茶痴”林治先生认为“和、静、怡、真”可作为中国茶道的四谛。“和”是中国茶道哲学思想的核心,是茶道的灵魂;“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不二法门;“怡”是中国茶道修习实践中的心灵感受;“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③茶道追求“和”,意指万物皆要阴阳协调,保全大和之元气以利万物。陆羽在《茶经》中详细描述他设计的风炉:风炉用铁铸从“金”,放置在地上从“土”,炉中烧木炭从“木”,木炭燃烧从“火”,风炉上煮茶汤从“水”;煮茶的过程就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并达到和谐平衡的过程,可见五行调和是茶道的哲学基础。
④“静”是中国茶道修习的必由途径,是指通过茶事创造一种宁静的氛围和一个空灵虚静的心境。当茶的清香静静地浸润你的心田和肺腑的时候,你的心灵便在虚静中显得空明,你的精神便在虚静中升华净化,你将在虚静中与大自然融合。得一“静”字,便可洞察万物、虚怀若谷、心中常乐。可以说:“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⑤“怡”有和悦愉快之意。中国茶道雅俗共赏,不拘一格。一方面,突出体现了道家“自恣以适己”的随意性,同时,不同地位、信仰和文化层次的人对茶道有不同的追求。王公贵族讲茶道,意在炫耀权贵,附庸风雅;文人学士讲茶道,意在托物寄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