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4980字。

  邵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语文
  试  题  卷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小说中的闲笔
  彭青
  进入21世纪后的中国当代长篇小说数量每年数以千万计,但引起轰动的,让读者百读不厌的作品少之又少,为什么呢?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当代作家在小说的创作中,忽视了文学的娱乐功能。紧紧扣住主题,紧紧扣住主要情节,对社会风俗、自然风景几乎置之度外,试图要通过小说表现一个重大的主题:或形而上的、或追问灵魂的、或揭露现实的。他们唯恐读者不理解自己的创作意图,有时,作者甚至跳出来,急于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写得特别急迫,以为这样就能达到“揭出病痛,引起疗救的注意”的目的。其实不然,有句古话叫做“欲速则不达。”除了叙事的急迫外,有些小说的笔调特别沉重,读者读其作品感觉到沉重得快要窒息了。例如,罗伟章小说《我们的路》《我们的成长》《回家》《大嫂谣》等,写出了农民及农民工生存的艰辛,其“苦难”叙事赢得了很高的声誉,但罗伟章的叙事笔调过于沉重,沉重之根源就是作者只注重小说的社会功能,缺少轻松愉快的娱乐功用。马步升小说情节生动,在其长篇小说《青白盐》《一九五零年的婚事》等小说中有大量“闲笔”。例如,在《青白盐》 中有大量的俚俗词曲,这些俚俗词曲给小说的阅读增添了很大的趣味。在《一九五零年的婚事》中,作者借主人公马赶山之口,讲出了粗话,即所谓的方言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准确性,以及所谓的普通话在表情达意方面的大而化之。这段话看似闲笔,其实对于理解这部小说的语言艺术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也使读者眼前一亮,记忆深刻,并让读者产生方言与普通话优劣性比较的无数联想。可惜的是,马步升在其长篇小说《乱世兄弟》中,直奔主题,细节描写不够不说,像《青白盐》《一九五零年的婚事》的“闲笔”更是微乎其微。由于缺少生动的细节描写和闲笔的点缀,《乱世兄弟》读起来缺少以前作品的生动有趣。我们一些作家在构思时,有宏大蓝图,这是不错的,但小说的主题要借助鲜活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来完成,还需要真实的细节描写,更需要“闲笔”,这样才能达到小说的生动有趣,才能吸引读者。徐兆寿先生长篇小说《荒原问道》写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具有形而上的思考意识,情节也生动曲折,人物形象的刻画也比较到位。但“闲笔”不足也是这部小说的不尽如人意之处。  
  闲笔可以提升小说的娱乐性,小说的娱乐性是小说大众文化功能的重要载体。如果小说缺乏必要的娱乐性,读者必然越来越少,小说就会无法生存,也就失去了小说作为大众文学的特殊地位。小说的娱乐性,往往通过“闲笔”实现的。因此,在小说创作中,闲笔是必不可少的。
  所谓“闲笔”,就是“百忙中极闲之笔”,有时可解释为“插科打诨”。“插科打诨”原指戏曲、曲艺演员在表演中穿插进去的引人发笑的动作或语言,小说为什么不可以用“闲笔”“插科打诨”,给读者必要的娱乐与阅读的快感呢?为什么非要写得那么沉重,让读者产生快要窒息的感觉呢?《白鹿原》《废都》两部小说自出版以来,读者爱不释手,并且一版再版,这与作者的闲笔描写有很大的关系。陈忠实《白鹿原》开头“白嘉轩后来引以为豪壮的是一生里娶过七房女人。”这些情节虽为次要情节,但这段小说开头描写为赢得读者的阅读兴趣增添了重重一笔。贾平凹曾说过:“所谓闲话,是作者在写作时常常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但是,这些话恰恰增加了文章无限的趣味。”在《废都》中,贾平凹时常运用闲笔,来增添小说的趣味性,这些闲笔表面上不是主要情节,但实质上为读者对小说主题的理解埋下了重要的伏笔。比如这个段子:“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看似闲谈,是繁冗之笔,但实际上调节了作品的叙述节奏、衬托了情节气氛,并对理解小说的主旨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在小说创作中,应该恰当地运用闲笔。
  (《文汇报》,2016年2月15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闲笔”是小说创作“百忙中极闲之笔”,它可以增强小说的艺术感染力,让读者读来有滋有味、妙趣横生。
  B.“闲笔”是小说中关于非情节因素的描写,它可以提升小说的娱乐性,是实现小说大众文化功能的重要手段。
  C.“闲笔”不是小说的主要情节,但常为理解小说主题埋下了伏笔,它对理解小说的主旨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
  D.“闲笔”就是运用点缀穿插的手段,把一件事说清楚之后又说些对主题可有可无的话,它有利于增强文章趣味。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罗伟章的小说《我们的路》《我们的成长》《大嫂谣》等,虽然缺乏精彩绝伦的“闲笔”描写,但也赢得了很高的声誉。
  B.马步升的长篇小说《青白盐》《一九五零年的婚事》《乱世兄弟》等大量运用“闲笔”,叙事生动有趣,增强了阅读的趣味。
  C.徐兆寿先生的长篇小说 《荒原问道》,主题深刻,情节生动曲折,人物形象鲜明,但“闲笔”不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4~6题。
  李四光传
  陈群
  1889年lO月26日,李四光出生在湖北省黄冈县回龙山街下张家一个贫寒的家庭里。
  李四光从小爱动脑筋。在他居住的村边,有一块很大的石头。对这块石头,李四光曾产生疑问:为什么周围没有这种石头?它是从哪里来的呢?直到30多年后的l933年,他在《扬子流域之第四纪冰期》一文中还提到这种现象,认为它可能是一块冰川飘砾。   
  1921年,李四光认识了北京女子师范大学附中的英语和音乐教师许淑彬女士。l923年1月14目,两人在北京举行了婚礼。婚后有一天晚上,李四光又是夜半回家,他见许淑彬蒙头睡在床上,被子掉在地上一半,他便悄悄过去帮她盖被子,忽然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