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10100字。

  安阳地区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八年级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共6 页,四大题,满分儿120 分,考试时间120 分钟。
  2 .试题卷上不要答题,答在试题卷上的答案无效。
  3 .答卷前请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一、语言积累与运用(共28 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 2 分)
  A.白雪皑皑(ǎi )   莫明(míng )其妙   故弄玄(xuán )虚    娓娓(wěi )动听
  B.万簌(lài )俱寂  鳞次栉(zhì )比    因地治(zhì )宜     自出心裁(cái )
  C.退避三舍(shè)   万斛(hú )闲愁     毛骨悚(sǒng )然    如火如荼(tú )
  D.受益匪(fēi )浅  娴熟深谙(ān )     脍炙(kuài )人口    责无旁代(dài)
  2.下列有关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2 分)
  A.唐宋八大家,又称唐宋古文八大家,是中国唐代韩愈、柳宗元和宋代欧阳修、苏淘、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八位散文家的合称。其中韩愈、柳宗元是唐代古文运动的领袖,欧阳修、三苏等四人是宋代古文运动的核心人物。
  B.都德《最后一课》结尾写道:然后他呆在那儿,头靠着墙壁,话也不说,只向我们做了一个手势:“散学了一一你们走吧。”用手势表达强烈的思想感情,表现他内心的极度恐慌,倾注了他热爱祖国,怨恨侵略者的思想感情。
  C.《幽径悲剧》的作者是季羡林,北京大学教授,我国著名的学者、作家。本文描绘了幽径藤萝之美和置身其中的情味,揭露了令人无比痛心的愚氓灭美的现实,抒发了作者矢志维护真、善、美的决心。
  D.日本小说家川端康成《父母的心》“第二天早晨…… 那位父亲领着5岁的二儿子的手,无精打采地走进那财主的太太的客舱。”“无精打采”一词内涵丰富,父亲可能因为思念大儿子彻夜未眠,甚至与母亲整晚讨论怎样换回大儿子。
  3.在下面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2分)
  每个人的人生都有两条路,一条用心走,叫做梦想;一条用脚走,叫做现实。如果心走得太慢,现实就会苍白;     ①     ,梦想就不会高飞。人生的精彩,莫过于  ②   ,且与脚步合一。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你就可以创造出独有的精彩。
  4.名著阅读。(3 分)
  保尔•柯察金是前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写的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主人公,他的事迹鼓舞了我国千千万万的读者。他在         的影响下走上了革命道路,他特别喜欢读《       》 和《斯巴达克斯》等作品。在全身瘫痪、双目失明逆境中,他忍受着肉体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在母亲和妻子的帮助下,用生命写成了小说《        》。
  5.按原文默写。(共10 分)
  ( 1 )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 2)庭下如积水空明,              ,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 3)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中从动物的变化写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谁家新燕啄春泥。
  ( 4 )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像春蚕在咀嚼桑叶,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陆定一《老山界》)
  ( 5 )龚自珍的《己亥杂诗》中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的句子是:
  ( 6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 描写敌军压境,我军严阵以待的诗句是:                 
  ( 7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用“                ,                    ”的诗句,既表现了诗人乐观旷达的胸襟和友人真挚的友谊,又道出了真正的友谊跨越时空的哲理。
  6.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回答问题。(共4分)
  材料一: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古代的造纸术、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近代的苏绣、景德镇陶瓷等名扬海内外;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令人骄傲的“两弹一星”、深海探测、超大型计算机等等,都少不了“工匠精神”。然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我们的工匠还不够多,“工匠精神”还不够强,我国还不是装备制造业强国,许多产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