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道小题,约9180字。
福州八中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
高二语文 选修
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2017.1.17
一、积累与运用(共27分,选择题每题3分)
1.根据课文内容,将下列名句补充完整。(15分)
(1) ,栗深林兮惊层巅。(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2)吴楚东南坼, 。(杜甫《登岳阳楼》)
(3)人生亦有命, 。(鲍照《拟行路难》)
(4)长桥卧波,未云何龙? , ?(杜牧《阿房宫赋》)
(5) ,多于周身之帛缕 。杜牧《阿房宫赋》
(6) ,两朝开济老臣心。 (杜甫《蜀相》)
(7)塞上长城空自许, 。(《书愤》)
(8) ,铁马秋风大散关。 (《书愤》)
(9)___________________,势拔五岳掩赤城。(《梦游天姥吟留别》)
(10)歌台暖响,春光融融;_________ ,___________。(《阿房宫赋》)
(11)亲朋无一字,___________。(杜甫《登岳阳楼》)
(12) ,惟有幽人自来去。(孟浩然《夜归鹿门歌》)
(13)在天愿作比翼鸟, 。(白居易《长恨歌》)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鹧鸪(zhè gū) 国殇(shāng) 奇葩(pā) 碣石(jié)
B.修葺(qì) 摇曳(yì) 创伤(chuàng) 鼎铛玉石(chēng)
C.诡谲(jué) 怆然(chuàng) 剽掠(piǎo) 羁旅情怀(jī)
D.霰雪(xiàn) 聒噪(guō) 戏谑(nuè) 踯躅(chíchú)
3.下列有关课内诗歌内容的表述,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鲍照《拟行路难》其四,采用了以“水”喻人的比兴手法,那流向“东西南北”不同方位的“水”,恰好比喻了社会生活中高低贵贱不同处境的人。诗人借此形象地揭示出了现实社会门阀制度的不合理性。
B.《蜀相》和《书愤》都有对诸葛亮的追怀,都表达了对诸葛亮的敬仰与称颂之情,所不同的是前者是抒情诗,重在表达自己壮志未酬的痛苦;后者是咏史怀古诗,重在肯定诸葛亮积极进取的北伐精神。
C.《夜归鹿门歌》分别写了江边和山中两个场景,前者侧重写世俗,人们喧闹着争渡回家,但“我”却保持着超脱、潇洒的心态;后者侧重写“我” 夜归之后的隐居生活,与尘世隔绝,孤独寂寞,生动地塑造了一个隐者的形象。
D.盛唐是中国诗歌发展史上的黄金时期,诗坛名家辈出,不仅出现了中国诗坛盛极一时的“双子星”:诗仙李白、诗圣杜甫;还出现了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孟浩然。
4. 下列加线词中,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 族秦者秦也(灭族)
族庖月更刀( 同类 )
B. 迷失道,问一田夫,田夫紿曰(开玩笑)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坐辇车)
C. 善刀而藏之(善,通“缮”,修治)
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希望)
D. 项王军壁垓下(壁:名词作动词,设营驻守)
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趋向)
5.下列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译文:陈胜、吴广揭竿而起,函谷关被攻破,项羽放了一把火,可惜阿房宫变成了一片焦土。
B.吾闻汉购我头千金,邑万户,吾为若德。
译文:我听说汉用千斤金,万户邑来要我的头,我给你做个人情吧!
C.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