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7道小题,约14960字。
2017届江苏省海安高级中学高三12月月考语文
一、语言文字运用
1.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近几年来,地处偏远、发展迟滞的少数民族地区,利用自身在资源、生态、丈化等方面 的条件,步入了经济发展 。特别是“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更是把地处经济发展“神经末梢”的民族地区推到了开放开发的前沿和 的位置。
A.独一无二 快车道 枢纽 B.得天独厚 快车道 中枢
C.独一无二 主干道 中枢 D.得天独厚 主干道 枢纽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独一无二”没有相同的或没有可以相比的。“得天独厚”具备的条件特别优越,所处环境特别好。第一空强调少数民族地区在资源、文化、生态等方面条件优越,应该用“得天独厚”。第二空强调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加快,因此应该选用“快车道”。第三空和前文的“神经末梢”表述一致,应该选用“中枢”,即重要地位。
2.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夸张手法的一项是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B.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
C.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D.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运用常见的修辞方法的能力。A项没有使用夸张,表达的是诗人的豪情壮志。B项极言太乙山的高大广阔,C项极言蜀道的高耸,D项极言李白诗歌的飘逸,都使用了夸张的修辞。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随着雾霾频发,油品质量对环境的影响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测试表明,一些城市空气中PM2.5的20%左右来自机动车尾气。
B.在围棋人机大战中,机器人“阿尔法狗”以4:1大胜韩国名将李世石九段,这让很多人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C.梁金辉临危受命,成为古井集团的掌舵者。他注重市场需求,拒绝盲目跟风,以独特的产品设计与创新的营销方式盘活了销售困境。
D.李克强总理要求相关部门彻查“问题疫苗”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依法严厉打击违法犯罪行为,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绝不姑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B项“担心人工智能的发展是否会威胁到人类的生存”不合逻辑。去掉“是否”。C项“盘活了销售困境”搭配不当。可以表述为“走出了困境”。D项“相关失职渎职行为严肃问责”成分残缺。应在“相关”前加介词“对”。
4.下列各句中,所引诗词不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A.“苟余心之端直兮,虽偏远之何伤。”中国历史上,从来就不乏像屈原这样置个人成败利钝于不顾,执着一念,勇往直前的志士仁人。
B.“少年心事当拏云,谁念幽寒坐呜呃。”在时代的召唤前,青葱少年当志存千里,自强不息,为开创美好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发展之基。
C.“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人生在世,惟得之淡然,失之坦然,你才能真正拥抱一份随缘自适、泰然自得的洒脱与从容。
D.“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俗世红尘中的我们与其喟叹年华匆匆,不如珍惜现有的光阴,把握属于自己的那份美好。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的意思是:我曾在洛阳见够了千姿百态的牡丹花,这里的野花开得虽晚,又有什么可以感伤,可以嗟讶。这句诗表达的是诗人被贬的无奈和凄凉。C项表达的是一种淡然的处世态度,语境不合。
5.下列不属于品评书法的一项是
A.兰事茧纸入昭陵,世间遗迹犹龙腾。颜公变法出新意,细筋入骨如秋鹰。
B.陈仓石鼓又已讹,大小二篆生八分。秦有李斯汉蔡邕,中间作者寂不闻。
C.王逸少,张伯英,古来几许浪得名。张颠老死不足数,我师此义不师古。古来万事贵天生,何必要公孙大娘浑脱舞。
D.相府征墨妙,挥毫天地穷。始知丹青笔,能夺造化功。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语言综合运用的能力。D项诗句选自岑参《刘相公中书江山画障》一诗。“丹青”指绘画,可见本句品评的是画作,而不是书法。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南陵盛此公家故不赀,先世有义声,屋以内多藏书,外多良田。十数龄,有声邑里;长,肆力为古文词,虽不中有司尺度,而声名盛。然是时,此公但闭户读书,固不出与人见也。后,去而之秣陵,欲尽交东南士,东南士亦愿交此公。此公以为:“世且乱,吾当见天子,慷慨言当世事。彼经生何足语,会求其人于屠狗间。”于是益散金结客,遂为广陵儿所绐。
是时边事急,广陵儿讽此公出家资,备公家缓急。久之,事卒不济,而金垂尽。嗒然与世无所合,退而返邑里,邑里又嗤笑之。此公益不复事事,产益落,所为文益不合有司尺度。侘傺无聊,不数,病矣。
岁在辛未,予自大梁来秣陵省家大人。家大人好此公诗,语亮曰:“此间有盛此公,工为诗,儿识之。”亮因以父命往交此公。明,此公目病,或不能视。予窃忧之,讽其勿读书饮酒。此公曰:“如是,不如其遂盲也!”
此公以目久不愈,愈愤激,家益窘乏,无从得医药,于是遂长盲矣。尝以书寄予大梁,至数千言。言“子当不长贫贱。他日拥节江上,取道南陵,魁湖之北,桃源之南,予墓在焉。子当为我书石曰‘盛此公埋骨处’,予愿足矣!他则子之事也,予何言。”予得其书,忽忽如失者数日,知此公将不永矣。
不数日,凶问至,予为位哭之。会予官山东,不能即至秣陵;比至,欲省盛母,会乱甚,又不果行。乃使掾往慰盛母。掾归,为予言盛母且八十,妻倍孝谨。一老仆,樵以供两孀妇,糠豆不赡,褐不完,败屋数楹,不蔽风雨。嗟夫天乎!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