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21560个字。
第20课古诗五首
登幽州台歌望岳登飞来峰游山西寺己亥杂诗
教学目的
1.背诵课文,积累相关的语言,了解作者。
2.能基本赏析诗五首。
教学重难点
能基本赏析诗五首。
课时:3课时
第1课时
教学目的
1.了解陈子昂、杜甫。
2.背诵《登幽州台歌》《望岳》并加以赏析。
教学内容与步骤
学习《登幽州台歌》
情景激趣
陈子昂是唐代著名诗人,他第二次落第,适一人卖胡琴,索价百万,豪贵围观,莫敢问津,陈子昂挤进人群,出千缗(古代一种计量单位)买之。并于次日在长安宣阳里宴会豪贵,捧琴感叹:“蜀人陈子昂,有文百轴,不为人知,此乐贱工之乐,岂宜留心。”话完即碎琴,遍发诗文给与会者。其时京兆司功王适读后,惊叹曰:“此人必为海内文宗矣!”一时帝京斐然瞩目。
从这个故事可以看出,他的确有才,而且有个性。这样一个有才有个性的人虽然曾受到重用,但他直言敢谏,对武后朝的不少弊政,常常提出批评意见,不为武则天采纳,并曾一度因“逆党”株连而下狱。他的政治抱负不能实现,反而受到打击,这使他心情非常苦闷。万岁通天元年,契丹李尽忠、孙万荣等攻陷营州。武则天委派武攸宜率军征讨,陈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担任参谋,随军出征。武攸宜为人轻率,少谋略。次年兵败,情况紧急,陈子昂请求遣万人作前驱以击敌,武不允。随后,陈子昂又向武进言,不听,反把他降为军曹。诗人接连受到挫折,眼看报国宏愿成为泡影,因此登上蓟北楼,慷慨悲吟,写下了《登幽州台歌》以及《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七首》等诗篇。
《登幽州台歌》是一首吊古伤今的生命悲歌。此诗以独特的形式和高超的表达技巧受到了高度评价。黄周星在《唐诗快》卷二中评价说:胸中自有万古,眼底更无一人。古今诗人多矣,从未有道及此者。此二十二字,真可以泣鬼。
今天我们学习此诗,让我们一起来体会作者的千古之叹:
第一步,泛读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时,要求结合注释,梳理文意,将课下重要注释简化后移到课文相关位置处。用(1,2,……)标出诗的层次,批注自己的阅读感受,列出不懂之处。
在阅读过程中校正读音,积累词语:
前:过去。
古人:古代那些能够礼贤下士的圣君。
后:未来。
来者:后世那些重视人才的贤明君主。
念:想到。
悠悠:形容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
怆(chuàng)然:悲伤凄恻的样子。
涕:古时指眼泪。
第二步,细读课文,梳通诗意
抽学生叙述诗意:
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我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小结:全诗语言苍劲奔放,富有感染力,结构紧凑连贯,又留有充分的空间:前二句俯仰古今,写出时间漫长;第三句登楼眺望,写出空间辽阔;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第四句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两相映照,分外动人,读来酣畅淋漓又余音缭绕。
第三步、背诵《登幽州台歌》并加以鉴赏
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明确: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有对时世的感伤,也有诗人对诗坛污浊的憎恶。
2.“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两句诗有怎样的表达作用?
明确:以时间的久远和空间的广大衬托作者的孤独感伤,表现了诗人失意的境遇和寂寞苦闷的情怀
3.本诗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深刻地表现了诗人怀才不遇、寂寞无助的情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