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9小题,约8310字。
  河南省平顶山市2016-2017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调研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不出门去吧,()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象花而又不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
  北方的果树,到秋来,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尘沙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GoldenDays。
  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颂赞秋的文字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的能特别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会感到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
  南国之秋,当然是也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廿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酒之与白干,稀饭之与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
  (摘编自郁达夫《故都的秋》)
  1.依次填入文中第一段括号处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虽然……只要……就B.即使……就是……也
  C.虽然……但……也D.即使……只要……就
  2.下列有关“北国的秋”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虫唱,玉泉夜月和潭拓寺钟声均是北国秋意最浓处。
  B.蓝色或白色的牵牛花底,如果有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作陪衬会富有秋意。
  C.“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让人感到秋日阳光的明媚灿烂。
  D.比起色彩不浓、回味不永的南方的秋,北国的秋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的那一种槐树的落蕊,像花而又不是花,常是一种能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缀。
  B.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会使人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和一点儿点儿落寞。
  C.枣子、柿子、葡萄的成熟时节往往在七八月之交,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更是北国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清秋的佳日。
  D.在中国,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秋天都能引发他们一种不能自已的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兰亭集序
  王羲之
  王羲之字逸少,司徒导之从子也,羲之幼讷于言,人未之奇。及长,辩赡,以骨鲠称。尤善隶书,为古今之冠,论者称其笔势,以为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深为从伯敦、导所器重。时太尉郗鉴使门生求女婿于导,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门生归,谓鉴曰:“王氏诸少并佳,然闻信至,咸自矜持。唯一人在东床坦腹食,独若不闻。”鉴曰:“正此佳婿邪!”记之,乃羲之也,遂以女妻之。羲之雅好服食养性,不乐在京师,初渡浙江,便有终焉之志。会稽有佳山水,名士多居之,尝与同志宴集于会稽山阴之兰亭,羲之自为序以申其志
  曰:“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性爱鹅,会稽有孤居姥养一鹅,善鸣,求市未能得,遂携亲友命驾就观。姥闻羲之将至,烹以待之,羲之叹惜弥日。尝至门生家,见篚几滑净,因书之,真草相半。后为其父误刮去之,门生惊懊者累日。又尝在蕺山见一老姥,持六角竹扇买之。羲之书其扇,各为五字。姥初有愠色。因谓姥曰:“但言是王右军书,以求百钱邪。”姥如其言,人竞买之。他日,姥又持扇来,羲之笑而不答。其书为世所重,皆此类也。”
  (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羲之幼讷于言讷:不善言辞
  B.导令就东厢遍观子弟就:到……去
  C.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咸:都
  D.列坐其次次:顺序
  5.下列对文中及地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从子:堂侄,从父兄弟(分为从父兄、从父弟)之子。从:堂房亲属,是同宗而非嫡亲的亲属。文中“从伯”,亦即堂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