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910字。

  1、邓稼先
  杨振宁
  ◆教学目标:
  知识和能力目标:
  1.积累并理解“宰割、筹划、彷徨、马革裹尸、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等  
  词语,并学会运用。
  2.高快速阅读的能力,抓住重点句段,理解文章丰富的内涵,体会作者情感。
  过程和方法目标:
  1.掌握本文以小标题连缀、自成一体、相对独立而又彼此关联的行文特征。
  2.会语言及句式特点,理清各部分的关系。
  3.探究作者写人物传记的独特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学习邓稼先高尚的品格、坚强的意志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无私奉献精神,争做一个大写的人。
  ◆教学重点:理清作者的思路,深入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教学难点:本文通过对比表现人物的写作方法
  ◆课时安排:两课时
  ◆教具准备:略。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导入新课
  图片显示原子弹爆炸时的蘑菇云,邓稼先画像、杨振宁画像。
  (针对三幅图作适当的介绍,突出邓稼先的形象)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为我国科学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的“两弹元勋”邓稼先。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意,完成下列各题。
  1.在写邓稼先以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做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的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
  2.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
  课文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更能鲜明地突出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就自然而然地得出结论:“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
  3.“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试阐释这两句话。
  “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是指邓稼先与锋芒毕露的奥本海默截然不同,“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就讲究人与人之间关系和谐,和睦相处,讲究为人忠厚、谦虚、真诚、朴实。邓稼先汲取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