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1题,约9150字。

  注意事项:
  1.本学科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
  2.请将姓名、考号等相关信息按要求填写在答题卡上和试题卷的密封栏内。
  3.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均须按答题卡的要求在答题卡上的相应题号处作答,答在试题卷上无效。
  4.本学科为闭卷考试,考试时量为120分钟,卷面满分为150分。
  5.考试结束后,请将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一、实用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先秦文学应该重新定位
  先秦文学不仅是源头,而且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先秦文学不同于后世的断代文学,它指的是从中华民族诞生到秦王朝统一中国之前这一大的历史时段的文学。从发现了甲骨文的殷商王朝到秦的统一,也有超过一千年的历史,如果再加上口传时代的文学,历史就更长了。以诗歌来讲,它的产生早在文字出现之前。当我们的先民发明了语言,有了感情冲动想要进行表达的时候,诗歌就产生了。《诗经》以四言为主,娴熟的语言、流畅的文字,以及比兴的大量应用和高超的表达技巧,说明它的文体形式已经非常成熟,从诗歌的最初产生到《诗经》的结集,应该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们读《诗经》《尚书》就会发现,里面有那么久远的历史生活内容,显然不是一朝一代所能完成的。也就是说,《诗经》等作品所反映的并不仅仅是周代生活,还包含着蓄积久远的文化内容,有着深厚的民族文化积淀。
  现在的文学史基本上不把殷商文学当作一个单独的时段来讲,基本上都是由原始文学、神话直接进入到《诗经》的讲述,也就是周代文学。实际上,殷商文学是中国文学由口头文学进入书写时代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近年来的考古发现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文献和文物材料,也能证明这一点。其实在早期的文学史中也曾提及殷商文学,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杨公骥先生的《中国文学》(第一分册)曾专列一编。
  先秦文学分成两个大的时间段。第一段是殷商以前,可以称之为口传时代的文学。比如像《诗经》中的“兴”,它的产生有两个传统,都源于口传时代。第二段就是书写时代的文学,它又可以细分为殷商文学和周代文学两个阶段。商和周的历史跨度都比较长,但是他们的文化制度不一样,需要我们结合文化制度对这两段的文学进行分析。殷商时代是中国有文字书写的文学时代的开始,它有这个时代的鲜明特征。
  这一时代的文学,至少包括甲骨文、铜器铭文、典册散文和诗歌这四大部分。近代的考古发现与传世文献相互发明,可以形成“证据链”,我们可以据此做殷商时期歌舞艺术和歌诗的研究。
  先秦经典中的文学精神,也就是先秦文学对人的思考,是先秦文学留给我们一笔最重要的人生财富,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价值。无论是《尚书》中的教诲,《周易》所倡导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精神,还是《左传》《国语》中对大量人物故事的描写,都体现了先民对高尚人格的追求。
  先秦文学能达到如此高的文学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确定了相应的文化制度。例如从《尚书•舜典》《尚书•益稷》可以看出,至晚在虞舜时期,不但已经有了从事歌舞表演的专门艺人,而且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者。再读《商颂》,我们可以知道当时基本上是倾全国之力在做礼乐活动,正是诗和礼乐紧密结合的这种国家层面的制度,推动了先秦歌诗的繁荣。除了乐官制度,还有就是中国很早就确立了史官制度。我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历史传统非常发达,而且先秦时期的史官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责任感,坚持秉笔直书。《左传》里,齐太史秉笔直书崔杼弑君之事就是很好的例证。这种史官制度也为先秦史学著作的兴盛铺平了道路。可以说,史官和乐官这两大制度的建设,为先秦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
  (《光明日报》2016年11月25第7版,据采访整理)
  1.下列关于先秦文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先秦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源头,同时也达到了一个高峰,它对后世的中国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先秦文学不同于后世的断代文学,它历史跨度超过千年,是从甲骨文开始。
  C.《诗经》是先秦文学的优秀代表,文体形式成熟,里面有久远的历史生活内容。
  D.先秦文学应该由原始文学、神话、殷商文学、周代文学组成。
  2.下列对先秦文学应重新定位的原因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文学因为其超过千年的历史蓄积着久远的文化内容,它是中国文学的一个高峰。
  B.文学史中,基本上是由原始文学、神话直接进入到《诗经》的讲述,而如此忽略殷商文学,很难从源头上对中国文学的生成发展作出合理的阐释。
  C.殷商开启了书写的文学时代,甲骨文、铜器铭文、典册散文和诗歌都具有一定的文学性,结合近代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据此做殷商时期歌舞艺术和歌诗的研究。
  D.先秦文学能达到如此高的文学成就,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确立了相应的文化制度,如虞舜时期,不但已经有了从事歌舞表演的专门艺人,而且国家还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和管理者。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先秦文学不同于后世的断代文学,它有超越千年的历史,这也割裂了它与后世文学的联系,因此人们认识不到先秦文学的重要作用。
  B.现在的文学史基本不把殷商文学当作一个单独时段来讲,一是那时作品留存的较少,二是考古方面的证据不足。
  C.先秦文学对人的思考是留给我们一笔最重要的人生财富,如倡导张扬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高尚人格,在今天仍然有着巨大的价值。
  D.我国“左史记言,右史记事”的历史传统非常发达,这种史官制度为先秦文学的兴起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古代诗文阅读(39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与可画竹,初不自贵重。四方之人,持缣素而请者,足相蹑于其门。与可厌之,投诸地而骂曰:“吾将以为袜!”士大夫传之,以为口实。及与可自洋州还,而余为徐州。与可以书遗余曰:“近语士大夫,吾墨竹一派,近在彭城,可往求之。袜材当萃于子矣。”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