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4930字。
2016-2017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测试七年级语文2017.01
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所有的答案均应书写在答题卷上,按照题号顺序答在相应的位置上,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书写在试题卷上、草稿纸上的答案无效。
3.答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不得用其它笔答题;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第一部分(24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6分)
这样的一轮满月,一直不断地在我生命里出现,在每个忘不了的时刻里,它都在那里,高高地从清lǎng( )的天空上fǔ( )视着我,端xiáng( )着我,陪伴着我。没有人舍得开口,大家都bǐng( )息地望着周围,都希望能把这一刻尽量记起来,记在心里。
正午,阳光是透明的,河水是透明的,一些(A奇异B奇怪)的倒影在光和水的双重晃动下如水草一般的生长着。一切是如此喧哗,一切又是如此(A安逸B安静),她忘我的画着,只觉自己和阳光已混然为一。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①清lǎng( ) ②fǔ( )视③端xiáng( ) ④bǐng( )息
(2)从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写在横线上。(2分)
①②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家、篇名。(10分)
①中庭地白树栖鸦,。(王建《十五夜望月》)
②我欲乘风归去,,高处不胜寒。(苏轼《水调歌头》)
③兔从狗窦入,。(《十五从军征》)
④念天地之悠悠,。( 《登幽州台歌》
⑤,闻道龙标过五溪。(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⑥子曰:“三军可夺帅也,。”(《论语十二章》)
⑦,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
⑧春冬之时,则,回清倒影。(郦道元《三峡》)
3.名著《小王子》阅读。(5分)
①小王子居住的星球叫什么?(2分)
②在课文节选部分中作者写到“大人们就这个德行”,指的是什么?请从文中概述一个事例。(3分)
4.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括号内的要求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3分)
我想象自己是草地上的(A数量词)雕像,目睹一代又一代孩子嬉闹着从远处走来,渐渐长大,又慢慢衰老,蹒跚着向远处走去,我从中(B动词)了我自己的身影,他走着和大家一样的路程。我(C形容词)地朝他瞪眼,示意他停下来,但他毫不理会。
第二部分(46分)
阅读下面古诗,完成5-6题。(6分)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5.展开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展现的画面。(2分)
6.请从内容和情感的角度,谈谈你对诗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4分)
阅读《梵天寺木塔》一文,完成7-8题。(6分)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 “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肤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7.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匠师如其言果如鹤唉云端(《幼时记趣》)
B.乃以瓦布之何不试之以足(《郑人买履》)
C.方两三级方为秋田之害(《以虫治虫》)
D.人履其板郑人有欲买履者(《郑人买履》)
8.匠师密使其妻问塔动之因时,“皓笑曰”,一个笑字表现了喻皓怎样的心理?(4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短文,完成第9-10题。(7分)
宋太祖弹雀
宋太祖尝弹雀于后苑,有群臣称有急事请见,太祖亟(jí)见之,其所奏乃常事耳。上怒,诘(jié)其故,对曰:“臣以为尚急于弹雀。”上愈怒,举柱斧柄撞其口,堕两齿。其人徐俯拾齿置怀中。上骂曰:“汝怀齿,欲讼①我耶?”对曰:“臣不能讼陛下,然自当有史官书之。”上既惧又说②,赐金帛慰劳之。
(司马光《涑水记闻》)
注: ①讼:诉讼,状告。②说,通悦。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