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18题,约16270字。

  成都龙泉中学2015级高二下学期入学考试卷
  语   文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
  【注意事项】
  1.本卷满分150分,答题时间150分钟。
  2.考生考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3.考生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仅交回答题卡。
  第I卷   阅读题(70分)
  一、社科类文本阅读(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9分,每小题3分)
  山水之危机
  高士明
  山水画家所欲完成的自然是造化世界,不是由各种绘画图式构成的山川。中国画要“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但是造化并非一山一水,亦非万物之集合。师法造化就是得万物生成变化之机枢,所以中国文人画家与人所发生的最重要的关系不是模仿,而是起兴。起兴是在时、机之中由一物 一景引发感怀兴致,世界与我的共在关系由此激荡而出。所以此时所说的世界,既非寻常实证科学所欲观察的自然世界,亦非知识论者所谓认知对象,而是“造化”,是浑然天地。
  在中国第一篇山水画论中,宗炳就明确提出“含道映物,澄怀味象”,这是“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相亲相近之感通冥契。这是一种“畅神”,来自面对山水时所生发的神思。这是圣人之“游”与味象之“乐”。同时 ,与这种“游”、“乐”相匹配的,就不是对象化的观察与描摹,甚至也不是石涛所谓的“搜尽奇峰打草稿”,不是惨淡经营的“造境”,而是一种莫名的合契。
  山水画或者更宽广的山水艺术,承载的是我们的世界经验,这是一门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在现代性的进程中,无论从视觉上还是思想上说,文人所表述的山水世界已经被彻底扰乱以至于粉碎了。山水画已经成为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因而它也就彻底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
  古人画山水,多为记游,以作未来追忆之载体。山水画“类之成巧”,是把山川形势纳于画面之中,由是,观画者得以如亲临山水般面对“山水景象”,产生观画者心灵与山水趣灵之间的“应会感神”。
  中国早期山水画论大都讲求玄对山水,悦于画卷,二者共生同构,相契相合。山水画是一种回忆,画家并非直接对景记实,而是凭借回忆而作画,记回忆之踪迹,使记忆成形显像。而观者观画之时也同样经历一次回忆,在书斋中卧游八方,借助图画追想游历山水之中的经验,于书斋之中领略山川之回响。作画是回忆,观画也是回忆,一种使回忆可视化,另外一种则令回忆现实化,或者说情境化;前者将造化拢聚于图画,后者却沿着图画回返造化。
  古人观画,画卷是追想山水之中介,后人观画,则是以真山水之经验为中介以求对画意之了然。而今日艺术家,则无时不以艺术创作自律,动辄以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自诩,距山水之道远矣。
  近世之“山水危机”绝不只是山水画的危机,而是山水之危机。在中国近代史上,面对这种危机,山水画界提出了诸种方案,中体西用者有之、中西调和者有之、抱残守缺者有之……在百年后看来,山水之危机实是中国现代性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不仅意味着传统自然观的失落,也意味着历史观的破碎。“云屋去来天峔客,一肩明月旧山河。”今天,这旧时月色已遥不可及。在二十世纪的山水画面上所呈现的,是文明冲突中山河的破碎与扰乱,是一个符号与意象的乱世。
  道不远人,人自远之。山水经验与我们的感受力虽然已日渐衰微,却并非不可挽回。我相信,要在当下重新点亮山水之世界经验,并非通过所谓回到传统的桃花源,于滔滔逝水中寻找记忆的刻度度,更不应该以所谓文化基因自欺欺人。我们得在当下的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在与现成经验的斗争中重新发明。在这个意义上,一切传统的继承都是重新发明。
  (选自2016年7月25日《光明日报》,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传统的中国山水画,是画家面对自然美景产生了感触与兴趣的神思与契合,是一种山水经验,
  而不是对自然山水的单纯描摹和模仿。
  B.山水画是一门最能够体现中国人的世界观的艺术,它承载的是绘画者的世界经验,不是由各种
  绘画图式构成的没有生命的山川形貌。
  C.就山水画而言,作画和观画都是对山水的回忆,都能使回忆可视化、现实化或情境化,将自然
  表现于图画,沿图画返回自然。
  D.今日艺术家时刻以艺术创作来要求自己,过于看重绘画的技法,而忽 视乃至无视凝聚在画作里
  的山水经验与审美感受,因而远离了山水之道。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山水画家所要表现的自然,既非科学观察的自然世界,也非画家搜肠刮肚虚构出来的“造境”,
  或者知识论者所谓的认知对象,而是熔铸画家山水经验的“造化”。
  B.中国山水画论都讲求“玄对山水,悦于画卷,二者共生同构,相契相合”,即画家凭借回忆而
  作画,而观者依据图画追想游历山水的经验体会。
  C.近现代的“山水危机”不只是山水画的危机,而是山水的危机,文明进程中山水景观受到污染
  破坏,反映在绘画里便缺失了传统的自然观与历史观。
  D.由于当下山水画只是一种特定的题材,一种风格样式,一种艺术史上的现成品,所以它就彻底
  丧失了其“世界观意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古人画山水,主要是记游,把山川形势纳于画面之中,而观画者则身临其境般欣赏“山水 景象”,
  产生心灵与山水之间心领神会的愉悦感。
  B.现代山水画家动辄谈笔墨技巧与视觉冲击,而文人所表述的山水世界因受现代化的影响已被彻
  底扰乱甚至粉碎了,于是出现山水画的危机。
  C.在中国近代史上,山水画界所提出的“中体西用”“中西调和”或“坚守传统”等各种方案都
  不是解决“山水危机”的好办法。
  D.我们只有在当下处境中重新学习,重新发掘,在对山水画界传统的必要扬弃中重新发明,才能
  重新点亮山水的世界经验,从而扭转山水危机。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19分)
  周仁美,深州人。开宝中关南李汉超选备给使屡捕获契丹谍者从汉超战于西嘉山身中重创补队长汉超上其功隶殿前班。过祗候库,太祖问其力能负钱几许,仁美曰:"臣可胜七八万。"太祖曰:"可惜压死。"止命负四万五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