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4题,约8160字。

  徐州市2016-2017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抽测
  高 一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8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字形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坍圮(pǐ)     窸窸窣窣(sū)     隽永(jùn)    流水孱孱(chán)
  B.慰籍(jiè)    唠唠叨叨(dāo)    宫绦(tiáo)   蓊蓊郁郁(wěng)
  C.斑驳(bó)    蹑手蹑脚(niè)    脉脉(mòmò)   惟妙惟肖(xiào)
  D.寒喧(xuān)   沸反盈天(fèi)    湔雪(qián)   涎皮赖脸(xián)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①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而         ▲   ,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
  ②当我们的来复枪膛空了时,那只狼已经倒了下来,一只小狼拖着一条腿,进入到那      ▲   的静静的岩石中去。
  ③譬如秋风忽至,再有一场早霜,落叶或飘摇歌舞或坦然安卧,满园中播散着   ▲   而微苦的味道。
  A.望洋兴叹   不动声色     贴心      B.叹为观止    无动于衷   熨贴
  C.望洋兴叹   无动于衷     熨贴      D.叹为观止    不动声色   贴心
  3.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对于“教养”的追求,并非是向某些狭隘目标的艰难跋涉,而且是我们的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扩展。
  B.人们早已发现,人生实质上是一场苦旅。坐在这辆车里,将在这样一辆拥挤不堪的车里,开始他们的旅途。
  C.我一连几小时专心致志地想关于死的事,也以同样的耐心和方式想过我为什么要出生。
  D.鉴赏文的写作过程,是对文学作品之美——内容的精深和形式的完美——的感悟、发现过程,也是对文学作品之美的感悟、发现的个性化的传达过程。
  4.下列语句中使用修辞手法不一样的一项是(3分)
  A.树干上留着一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
  B.小艇往来疾驶如奔马,艇后白浪如练,摩托声如猛兽怒吼。
  C.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D.第一个肌肤微丰,合中身材,腮凝新荔,鼻腻鹅脂,温柔沉默,观之可亲。
  5.下列有关《三国演义》和《呐喊》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三国演义》描写了大小上百次战役,尤以官渡、赤壁和夷陵这三大战役最为经典。这三大战役均是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重要战争。
  B.“文不甚深,言不甚俗”是《三国演义》语言的一大特点;用这种精练畅达、明白如话的语言来写长篇小说,达到了雅俗共赏的效果。
  C.在《呐喊》中,到处可见的是封建秩序、礼教和封建迷信在“吃人”。华老栓、单四嫂子、祥林嫂、阿Q……陆续被“吃”,从精神的扭曲一直到肉体的死亡。
  D.“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这句话反映了孔乙已爱面子的心理活动,表现出他掩饰错误、自欺欺人、迂腐可笑的性格特征。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我仿佛又看到那高大魁梧的躯干,   ▲    ;   ▲   ,   ▲    ,
  ▲    ,   ▲    ,摇落一串串晶莹的露珠。
  ①迎着金黄的阳光                 
  ②看到春天新长的嫩叶
  ③在袅袅的风中晃动如耳坠         
  ④卷曲飘拂的长须和浓得化不开的团团绿云
  ⑤透明如片片碧玉                   
  A.②①④⑤③   B.④②①③⑤    C.④②①⑤③     D.②①⑤③④
  二、文言文阅读(33分)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第7~15题。
  师 说
  韩愈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