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9小题,约5920字。另含试卷分析。
永州市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试卷
语 文
(总分:120分 时量:120分钟)
题 号一二三四五总 分合分人复分人
得 分
得 分评卷人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共18分)
复评人
1. 根据要求默写。(共4分,每小题1分,任做4小题)
① 江流天地外, 。(王维《汉江临眺》)
② ,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
③ 人们常用朱熹《观书有感》中的两句诗
来赞美一个人的学问或艺术的成就,自有其深厚的渊源。
④ 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以花为喻,表明自己心志的诗句是 ,
。
⑤ 朱自清的《春》中赞美春的娇美的比喻句是 ,
, , 。
⑥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①~②小题。(共4分,每小题2分)
冰川, a ,冰之河流也。但不同的是,河流总是小浪翻滚、自由奔放,而冰川却是身体(jiāng) 硬,动弹不得;河流总是奔腾向前、 b ,而冰川却是 c 、只能慢慢地往前(rú) 动。
① 根据拼音写汉字。jiāng 硬 rú 动
② 依次填入a、b、c三处的成语,正确的一组是( )
A.名副其实 势如破竹 固步自封 B.顾名思义 一泻千里 固步自封
C.顾名思义 一往无前 顾影自怜 D.名副其实 一泻千里 一潭死水
3. 下列文段中有一个病句,请找出来并修改。(2分)
① 艺术批评与艺术欣赏一脉相承。② 艺术欣赏是艺术批评的前提和基础。③ 没有艺术批评就没有艺术欣赏。
病句是 (只填序号)改正:
4. 修改下列便条。(共4分,每一处1分)
陈老师:
您好!
我尝试写一篇小说,送来请您拜读,但您不在,只好把小说留在您的桌上,明天下午放学后我再登门赐教。能得到您的指点我将胜不欣慰。
祝:
身体健康!
学生:张亮
2005年6月5日
① 用语不得体:将 改为
将 改为 将 改为
② 格式不正确处是
5. 根据下列语境说话。(共4分,每小题2分,有创意的酌情加1~2分)
李倩同学住在离校较远的地方。一天放学后,独自回家的她被一陌生青年跟踪。她又怕又急,匆匆地走着。谁知陌生人见路上无人,竟跟上前来,把手搭到她的肩上,说:“小同学,带你出去玩,好吗?”……陌生人仍然纠缠不休,正当她苦于无计可施时,见邻居张叔叔迎面走来……假如你是李倩:
① 当陌生青年把手搭在你肩上并说要带你出去玩时,你说
② 当看见张叔叔迎面走来时,你对张叔叔说
得 分评卷人二、阅读理解(共32分)
复评人
(一) 疑,常常是获得真知的先导,是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著名科学家李四光有句名言:“不怀疑不能见真理”。这句话颇为深刻。一般说来,大胆见疑与科学释疑往往是连在一起的,问题是在怀疑中提出的,又必然会在深入研究中解决,而问题的解决,便是获得真知灼见的开始。著名数学家华罗庚之所以能在数学领域里取得一个又一个的优异成果,正是由于他对书本上现成的公式、定理和结论,能够大胆见疑、科学释疑。他攀登数学高峰的第一步也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读书贵有疑,可贵之处,就是解放思想,独立思考,敢于大胆地探索和追求。但是,提倡读书有疑,并非是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违背科学原理的胡猜乱疑。要疑得正确,疑得长进,还要善于疑。否则,当疑时不疑,不当疑时又乱疑,那就非但得不到任何知识和长进,还会把思想引上邪路,这决不是我们应取的治学态度。
永州市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文学科(传统卷)评价报告
永州市教科中心
永州市2005年初中毕业升学考试语文试卷(传统卷)由市、县语文教研员和来自有关县区初级中学的一线骨干语文教师共同命制,是集体智慧的结晶。这套试题较好地体现了教育部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符合我市初中语文教学实际和语文中考命题改革的趋势。
一、学科评价标准
1.语文学科评价标准的内容
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不仅考查学生对“双基”的掌握情况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变化等方面是否达到国家教育部颁发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的要求,还注意考查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与方法,避免将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唯一的评价内容。考试内容包括:(一)语言的积累与应用字词的积累与应用、语文基础知识和文化文学常识的积累与运用、古诗文积累、语言的实际应用、口语交际、课外阅读。(二)阅读熟练运用各种阅读方法,准确理解、品味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与作用,理清文章的思路、结构,把握文章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态度、观点、情感,对文章能提出自己的看法与疑问。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浅易文言文的基本内容,理解常用实词在语境中的意义,了解常用虚词的主要用法。分析文章结构,把握作者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思想;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欣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三)作文会写以记叙为主的几种常见文体和简单的说明文、议论文。写作时考虑不同的目的和对象,做到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能多角度地观察生活,发现生活的丰富多彩,捕捉事物的特征,力求有创意地表达;根据表达的中心,选择恰当的表达方式;合理安排内容的先后和详略,条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能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表达的内容。
2.评价的主要依据
本着减轻学生负担,有利于教学的原则,考虑到我市的实际情况,初中毕业会考语文以国家教育部制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语文教学大纲》(试用修订版),《永州市2005年初中毕业会考考标及指导丛书·语文》,我市应届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