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题,约11930字。
浙江省宁波市九校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可以说这样柔缓宛转的声调,自南朝以来大都如此,自然和北方的遒劲(jìn)朴实的声调不能互相调节,只好改弦(xián)更张,但无论北曲或南曲,都并未超出杂剧的范畴。
B.枸杞是我们家乡最为疯狂的植物种类,有风有雨就有红有绿,每年盛夏河岸沟谷都要结(jiē)满籽粒,红得炯炯有神,大片大片的血红倒印在河水的底部,对着蓝天白云虎视眈眈(dān)。
C.疾速起落的斧子砍掉那些无用的枝杈(chà),直击那厚实坚硬的树皮,他的锯子有力而不屈地穿梭,木屑(xiè)纷落;他的刻刀细致而委婉地游弋。
D.一种委曲的情绪使他忍不住泪水盈眶(kuàng),他停在路边的一棵白杨树下,把烫热的脸颊(jiā)贴在冰凉的树干上,两只粗糙的手抚摸着光滑的杨树皮,透过朦胧的泪眼惆怅地望着黑乎乎的远山。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二〇〇六年十二月报载:由于“龙”字在英文中通常译为“dragon”,而在西方文化里,后一“动物”通常具有邪恶的内涵,所以有关当局为免外人误解,为和“世界接轨”,已责成上海某大学以专题计划的方式,拟放弃以龙为民族与国家图腾的历史常态,转而另觅其他吉祥物以代之。公布以来,这件事在网络上闹得沸沸扬扬,而媒体向来喜欢骇人听闻。【乙】于是有报纸马上联想到侯建德的名曲,斗大的标题谓:《中国人可能“不当龙的传人”了》。我对此“计划”不但觉得不可思议,更有骨鲠在喉之感。不过因生性不喜凑热闹,所以当时看了就罢。【丙】待心绪稍微沉淀,觉得应提笔至少为“龙”字的“翻译过程”稍吐管见。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内涵 B.骇人听闻 C.骨鲠在喉 D.管见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 ▲ )(2分)
A.甲 B.乙 C.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欣慰的是,十八大以来反腐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制度化也有所加快,官员们的权力运行将逐步走上规范、健康、透明的轨道,廉政尴尬和贪腐案件必将逐步减少。
B.今天很多人依然将癌症称之为“不治之症”,却没有注意到美国癌症患者的5年生存率接近70%。
C.据中国互联网协会发布的《2016中国网民权益保护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上半年,中国网民平均每天接到3个骚扰电话、2.9条垃圾短信。
D.对于“星际迷航”的拥趸者来说,这部诞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科幻系列描述了一个美好而多元化的未来世界:在星际联邦的领导和维护下,各个星球遵循自由、独立和平等的原则,共享宇宙资源和探索成果。
5.晓杰因父母工作转学到芷江初级中学,不久就重复地被一群学生欺负或骚扰(即校园霸凌)因此精神萎靡,害怕上学,学习退步。晓杰曾告诉过老师和父母,虽有一段时间好转,但不久遭到更大的报复。因此,晓杰和父母都陷入苦恼。如果你是晓杰的好朋友,你如何帮助晓杰走出困境?请给晓杰发一段短信(不少于50字),说说你的解决之道 (4分)
6.宁波作为一座江海交融的大港之城,一座充满活力的商贸之城,一座底蕴深厚的文化之城,一座宜居宜业的和美之城,无论过往还是当代,都有很多值得记忆的城市元素。今天的宁波需要一个独具特色的标识,来形象地诠释“书藏古今,港通天下”。为此,宁波市曾公开征集城市形象标识,以下是其中一个入围作品。请根据构图特点,用简洁的语言说明该标识的创意内涵。(5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10分)
中国传统伦理文化中的儒、道、释三大流派都对道德修养有大量精致的论述。儒家伦理文化是中国传统伦理文化的主流与正统,在教人如何进德达善、修身自律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富有积极意义的思想。孔子极为重视道德修养方法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