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14220字。

  大石桥市二高中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12月月考
  高二年级语文科试卷  
  本试卷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I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北宋时期,书院初兴,且甫一出现即产生了一些闻名全国的书院,但这些书院尚未与当时新兴的理学思潮结合起来,它们主要致力于补官学教育和传统私学教育的不足。
  南宋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重要变化。几乎所有的理学家都在创办书院或主持书院的教学,许多理学学术活动都在书院进行,大多理学学派也是在书院形成。南宋时期也出现过一些著名书院,但其所以闻名于世,与朝廷赐额等恩遇并无关系,而完全在于它们成为那些著名的理学家、理学学派的基本学术基地。这样便与北宋有别,南宋的书院就与日益勃兴的理学思潮形成起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有机联系。
  理学家创立书院、主持讲事,都声称是为了“明道”。他们反对汉唐诸儒拘泥于对儒家经典的笺注训诂而不甚讲究道德义理、心性修养,认为如此不能“明道”。而理学的学术宗旨则是要将儒家伦理上升为“太极之本、二五流行”的宇宙本体,并以此作为儒家的“道统”。他们明确提出“书院之建,为明道也”,使书院成为其振兴道学、讲明道学的基地。由此可见,南宋理学家纷纷创建、主持书院是因为他们需要一个研究和传播理学的学术基地,而直接为专制王权统御着的官学以及被专制王权深深忌虑着的传统私学都不可能成为他们所需要的这种学术基地。这种儒家学说思想发展的需要是南宋理学和书院教育得以有机结合的重要原因之一。
  理学和书院的有机结合,使相互之间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当然首先是理学思潮从根本上影响、制约着书院教育,使书院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一系列重大问题上出现了历史性的转折,从而形成了自己能够独立于官学之外的风格和特色。
  唐宋以来的官学教育与科举取士相结合,官学教育因此而流为科举的附庸。有鉴于此,理学家们为书院提出的新的教育宗旨,即要求恢复先秦儒家教育的优良传统,以道德修身、人格建塑作为最重要的目的。唯其如此,尽管南宋后期书院教育也与科举考试有一定联系,但总体来看,大量书院仍保持着自身的教育宗旨,并未因理学渐渐趋向官学化而使书学亦失去办学、施教的独立自主性。
  北宋书院教学内容沿袭汉唐的传注经学,主要从事儒家经典的章句训诂及辞章方面的教学,而南宋书院则因教育宗旨的改变,其教育内容亦有相应变化。南宋理学家也很重视儒家经典,但他们在将“五经”作为书院基本教材的同时,更把“四书”(《论语》《孟子>《中庸》《大学》)纳入儒家经典系列,且其地位常高于“五经”,成为更为重要的教材。此外,南宋书院还以理学家们的著作作为教科书或教学参考书。
  书院对南宋理学思潮的推演亦有重大促进作用。举凡著名书院都是理学的重镇和基地:一方面,理学家们充分利用书院的特殊条件潜心研究学问,建构他们的理学思想体系;另一方面,理学家们又在书院培育传人、传播其学说思想,造就理学人材群体,形成发展诸理学流派,并借书院的特殊环境开展各种学术活动,使理学获得愈益广泛而又深刻的影响。
  (摘编自陈寒呜《关于宋代书院儒学教育的几个问题》)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北宋时期著名的书院之所以闻名于世与朝廷赐额等恩遇有关系,而南宋时期的一些著名书院,则完全是因为它们是那些著名的理学家、理学学派的基本学术基地。
  B.南宋时期大量书院保持着自身的教育宗旨,未因理学渐渐趋向官学化而使书学失去独立自主性,书院教育也与科举考试有一定联系。
  C.北宋时期的书院主要致力于补官学教育和传统私学教育的不足,南宋的书院却与日益勃兴的理学思潮形成一种不可分割的内在有机联系。
  D.北宋书院教学内容沿袭汉唐的传注经学,主要从事儒家经典的章句训诂及辞章方面的教学,而南宋书院的教学内容除了“五经”外,还有“四书”及理学家们的著作。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汉唐诸儒拘泥于对儒家经典的笺注训诂而不甚讲究道德义理、心性修养,这不符合南宋理学家“道”的宗旨,于是理学家创立书院来振兴道学、讲明道学。
  B.因为南宋理学家需要一个研究和传播理学的学术基地,而直接为专制王权统御着的官学及传统私学都不可能成为他们所需要的这种学术基地,所以他们纷纷创建、主持书院。
  C.南宋理学和书院教育得以有机结合的原因之一,是理学的学术宗旨要将儒家伦理上升为“太极
  二、现代文阅读(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陈翰伯:文化的先行者
  中国出版界有一位重要人物值得记忆。他重要的标志,不但在后30年,也在前30年;不但在政治上,也在文化上。他不但是一位政治的执行者,也是一位文化的先行者。他,就是陈翰伯。
  20世纪30年代,陈翰伯就读于燕京大学。他曾与姚依林、黄华、黄敬等人一起,参与领导“一二•九”学生运动。那时他们经常在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客厅中聚会,讨论时势与未来,陈翰伯也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