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7300字。
湖北省仙桃第一中学2006 届第一次摸底考试
语 文 试 卷
第 Ⅰ 卷 (选择题 42分)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禅宗(chán) 伫立(zhù) 挑剔(tī) 热泪盈眶(kuāng)
B.伉俪(kàng lì) 慰藉(jiè) 福祉(chǐ) 朝暾夕月(tūn)
C.澄澈(chéng chè) 聚讼(sōng) 夜唳(lì) 不系之舟(jì)
D.甫定(fǔ) 谲诈(jué) 戳刺(chuō) 扪参历井(mén)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咨嗟 恣欢谑 钟鼓馔玉 同消万古愁
B.云霄 点行濒 霓裳冠缨 盘飧无兼味
C.坼裂 餍酒肉 鸿鸪将至 危墙独夜舟
D.旧醅 峨眉巅 取譬设喻 凭轩涕泗流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人是多么好的艺术品,它的外形美妙 ,它的动作又像天使,人是万物之精华。
② 读一篇文章或一部书,要是自己没有读懂,就不应该借用别人的话来概括这篇文章或这部书, 别人的话是对的。
③“九一八”事变之后,为避劫难,国民政府决定“国宝”南迁。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 的文物大迁徙工程。
A.精制 如果/即使 绝无仅有 B.精致 不论/虽然 绝无仅有
C.精致 不论/即使 史无前例 D.精制 如果/虽然 史无前例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布什政府在强大的国内外的反对声浪面前,不得不改弦更张,宣布同朝鲜政府重开导弹问题谈判。
B.上海人的特征,是一种文化特征。它表现为一整套心照不宣和根深蒂固的生活秩序、内心规范和文化方式,而且这一整套东西是和中国其他城市格格不入的。
C.同学们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而他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似睡非睡。 天星 教育网
D.有时,人们在不懈地追随着时尚并且自以为时尚的时候,很容易物极必反地回归传统。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高考在很大程度上仍在继续行使着为国家选拔人才的功能,对个人而言,它也仍然是普通中国人实现个人身份转换和拥有更多资源分配权的重要途径。
B.如果只单纯地强调依靠个人的道德修养抵御不良环境的腐蚀,而不从制度上建立起制约个人行为的机制,是不能达到防腐反腐的目的的。
C.中国兴奋剂检测中心已经从国家有关部门获得资助,计划在北京奥运会之前出现一点“亮点”,组织并解决一些国际上没有解决的兴奋剂检测难题。
D.由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采用了多项新技术和防伪措施,使新身份证质量、安全防伪性能都得以大大提高。
6.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18世纪法国著名思想家伏尔泰说得好:上天赐给人两样东西——希望和梦——来减轻他的苦难遭遇。
B.回忆毕竟是远了、暗了的暮霭,希望才是近了、亮了的晨光。
C.“庄子钓于濮水。楚王使大夫二人往先焉。曰:‘愿以境内累矣’。”
D.《孔孟》选自《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2年版)
二、(12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7~10题。
庄子与屈原,是中国哲学史与文学史上两颗璀璨的巨星。他们同时出现于中国的战国时代,庄骚比翼,哲诗辉映,代表了我们民族在思辨与审美领域中达到的高峰。庄子是一位将认知与审美融为一体的哲人,他的人本体论哲学,让人们追思“有限的个体生命如何去把握永恒的美的人生”,带有一种诗意的光辉。一部探讨哲理的《庄子》,充满了艺术想像、浪漫情调和浓郁的诗情。以“辩多而情激”著称的庄子,正是在理智与情感、哲学与诗之间寻求美和自由的人生——诗意的人生。庄子既是哲人,又是诗人,确切地说,他是一位“哲诗”。屈原则恰好是诗人而兼哲人,是一位“诗哲”。他不仅写出了《天问》那样广泛涉及宇宙、神灵、万物、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