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3260个字。

  25.诗词曲五首  
  主备人:
  学习目标:
  1. 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情感,品味诗歌的意境和哲理。
  2. 感受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增强爱国主义情感。
  3.背诵并默写五首诗。
  学习重点:1、领会诗意,体味诗情,并积累名句。 
  学习难点:1、反复朗读,把握含蓄蕴藉的诗意;借助想象,感悟意境。  
  2、深刻体味作品所蕴含的情思,理解诗人的胸襟抱负。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一)基础达标
  1.作者介绍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_,有“_________”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我们曾学过他的古文_______ 。
  (2)《赤壁》作者_________,字________,______朝诗人,他与李商隐被称为“______”。
  (3)《过零丁洋》作者_________,号________,______朝______家、诗人。
  (4)苏轼,字_______,号“__________”,世人称其为“苏东坡”。____(朝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词人、诗人,美食家,和他的父亲________,弟_______同列“唐宋八大家”之中。______派词人代表。其诗,词,赋,散文,均成就极高,且善书法和绘画,是中国文学艺术史上罕见的全才,也是中国数千年历史上被公认文学艺术造诣最杰出的大家之一。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
  (5)张养浩(1269~1329年),字_______,号______,___代著名散曲家,(“山坡羊”是______)兼长诗文。初为山东东平学正,后任堂邑县尹、监察御史、礼部侍郎、礼部尚书、中书省参政等职。直言敢谏,曾因上书议论时政遭贬黜。至治元年(1321年)弃官还乡,以词曲诗文自适,朝廷数召而不就。天历二年(1329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应召任陕西行台中丞,致力救灾,劳瘁而死。
  2.文体、背景介绍
  宋词简介
  词,是我国古代诗歌的一种。它始于梁代,形成于唐代而极盛于宋代。
  词,大体上可分类为婉约派和豪放派。婉约派作品语言清丽典雅,感情婉转缠绵,代表词人如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作品气势豪放,意境雄浑,代表词人苏轼、辛弃疾。
  词大致可分小令(58字以内)、中调(59一90字)和长调(91字以上,最长的词达240字)。一首词,有的只一段,称为单调;有的分两段,称双调;有的分三段或四段,称三叠或四叠。
  词有词牌。词发展到后来逐渐和音乐分离,而成为一种独立的文体。
  元曲介绍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