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37小题,约11650字。
  语文周考试卷
  一、选择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组成的,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儒家美学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道家美学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禅宗美学是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占正统地位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儒家突出一个“仁”字。“仁者爱人”,其实就是讲和谐,儒家尤其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儒家的思想是“入世”,道家的思想是“出世”,禅宗的思想是“循世”。我们可以各列举一位唐代的诗人来说明。儒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毫无疑问是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因为他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道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李白,李白被称为“诗仙”,因为他是典型的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禅宗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王维,王维被称为“诗佛”,因为他是典型的禅宗思想的代表人物。
  三种美学,在一代文人身上不是截然分开的。虽然杜甫是以儒家为主,李白是以道家为主,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就没有别的思想。杜甫身上也有道家的东西,李白身上也有儒家的东西,王维身上也有儒家甚至道家的东西。比如,王维进朝做官肯定要按儒家的方式行事,上朝是儒家,退朝是禅宗。所以说,他们每个人身上三种美学都有,只不过是每个人更侧重哪一种。另外,一直讲“儒道互补,庄禅相通”,这八个字概括了三种美学、三种文化相互渗透的特点。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如果大家去过青岛崂山,就能发现山上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道观和平相处,互不侵犯。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宗教能占统治地位,但是什么教派都能留下来。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在中国都有分支,但是谁也不占统治地位。
  再一个是艺术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精神的空间,尤其是道家和禅宗。刚才讲了儒家是“入世”,但是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往往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比如说中国画家中著名的“元代四大家”、“明代四大家”、清代“扬州八怪”全都是寄情于书画,在道家和禅宗里面尽情地遐想。而西方就不一样了,西方很多知识分子功成名就以后都自杀了,包括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如德国哲学家尼采,他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名著《悲剧的诞生》中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尼采自己就没有做完这场梦和演完这幕剧,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反而自杀了,因为他钻研越深入,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也是一个典型例子,茨威格就是在拿了文学大奖以后和他的妻子双双服毒自尽的,既不是经济原因也不是生病导致的,就是因为他觉得越写下去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而中国的文人可以在艺术里面找到精神的家园,失意之后往往到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
  1.下列关于原文“传统美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传统美学是由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三家”组成的。儒家美学以孔孟为代表,道家美学以老庄为代表,禅宗美学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B.就儒家、道家和禅宗“三家”政治思想而言,在唐代的典型代表是:“诗圣”杜甫代表儒家思想,“诗仙”李白代表道家思想,“诗佛”王维代表禅宗思想。
  C.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在我国,没有一个宗教能占统治地位,但都能保留下来,世界上三大家教在中国也有分支。
  D.中国的文人失意之后往往到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由此可见,中国文人可以在艺术里面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儒家突出一个“仁”字,“仁者爱人”就是讲和谐。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由正统地位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
  B.虽然杜甫是以儒家为主,李白是以道家为主,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就没有别的思想。三种美学,在一代文人身上不是截然分开的。
  C.道家思想是“出世”,禅宗思想是“循世”,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唯一的精神空间。
  D.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拿了文学大奖以后和他的妻子一同服毒自尽,既不是经济原因,也不是生病导致的,就是因为他觉得他写下去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三者具有相互渗透的特点,“儒道互补,庄禅相通”就是很好的说明。
  B.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如青岛崂山上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道观可以和平相处,互不侵犯。又如王维身上既在儒家的东西,也有道家的东西。
  C.道家和禅宗往往成为历代知识分子失意时的精神家园,如中国画家中的“明代四大家”“扬州八怪”等都是寄情于书画,在道禅里尽情的遐想。
  D.西方很多知识分子越钻越深,越来越迷茫,缺少研究道禅一样的美学,所以他们功成名就以后都自杀了,如哲学家尼采就是其中之一。
  4.下列加横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膏腴(yú)逡巡(jūn)藩篱(fān)焚书坑儒(fén)
  B.履行(lǚ)鞭笞(dài)氓隶(ménɡ)良将劲弩(jìng)
  C.弓弩(nǔ)谪戍(zhé)拱手(gǒng)度长絜大(xié)
  D.锋镝(dí)肥饶(ráo)蹑足(shè)俯首系颈(jìng)
  5.下列句中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A.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B.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D.关中之固,金城千里
  6.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直(只是)不百步耳以致(到达)天下之士
  B、填然鼓(动词,击鼓)之非能水(用作动词,游水)也
  C、而耻(以……为耻,意动用法)学于师南(向南,作状语)取汉中
  D、合从(通“纵”)缔交赢粮而景(通“影”)从
  7.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人开关延敌延:引进,请
  B.追亡逐北,伏尸百万北:溃败的军队
  C.赢粮而景从赢:担负
  D.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抗:抵抗
  8.下列各组中画横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履至尊而制六合便利此月中,六合正相应
  B.然秦以区区之地何乃太区区
  C.自以为关中之固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D.相与枕藉乎舟中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9.对下列两组句子中加横线词的意义与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②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
  ③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④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A. 两个“爱”不同,两个“因”相同
  B. 两个“爱”不同,两个“因”不同
  C. 两个“爱”相同,两个“因”相同
  D. 两个“爱”相同,两个“因”不同
  10.从词类活用的角度看,下列句子中加横线词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外连衡而斗诸侯②执敲扑而鞭笞天下
  ③会盟而谋弱秦④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⑤序八州而朝同列⑥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A.①③④/②/⑤/⑥B.①③④⑤/②⑥
  C.①③⑤/④/②/⑥D.①③④/②⑤/⑥
  11.下列各句与“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B.铸以为金人十二
  C.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D.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12.下列哪一项不含通假字()
  A.蒙故业,因遗策B.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C.合从缔交,相与为一D.百有余年
  13.选出下列句中加横线词属古今异义的一项是
  A.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
  B.且夫天下非小弱也。
  C.然秦以区区之地。
  D.试使山东之国与陈胜度长挈大。
  14.下列各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句是()
  A.锄櫌棘矝,非铦于钩戟长铩也。
  B.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C.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
  D.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5.下列各句中加横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