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唐山大地震》达标训练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唐山大地震》达标训练.doc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二单元《中国当代诗二首》达标训练.doc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不会变形的金刚》达标训练.doc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十八岁出门远行》达标训练.doc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铸剑》达标训练.doc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陈情表》达标训练.doc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赤壁赋》达标训练.doc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兰亭集序》达标训练.doc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项脊轩志》达标训练.doc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一单元《唐山大地震》达标训练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吞噬 啮齿 装修 相儒以沫
B.盲人 养育 枭雄 袅袅炊烟
C.一瞥 凋蔽 哂笑 日晒雨淋
D.窒息 竹竿 旗杆 抗振救灾
解析:选B。A.“相儒以沫”应改为“相濡以沫”;C.“凋蔽”应改为“凋敝”;D.“抗振救灾”应改为“抗震救灾”。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小棚子里的一切都是“大户”公有的。人们相敬如宾,甘苦同尝。
B.马路上,逃难的人流熙熙攘攘向城外涌去,只听到纷乱的脚步声中夹杂着哭喊,整整闹腾了半夜。
C.并没有忘记自己身份的囚犯们墨守成规地立着,一步也不敢挪动。
D.傍晚,当男人们拖着沉重的脚步走下废墟的时候,首当其冲映入眼帘的是那柱袅袅的炊烟。
解析:选B。A.“相敬如宾”改为“相濡以沫”;C.“墨守成规”改为“战战兢兢”;D.“首当其冲”改为“首先”。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无误的一项是( )
A.此刻,他们惊愕地望着久已不见的却不再是原样的一切:影影绰绰的煤矿井架、凤凰山的山顶……而熟悉的街巷、民房,已经完全不可辨认。
B.所有的菜谱都由她安排:干力气活的人吃什么、伤员吃什么,她全计划着。
C.“五室婶”立刻做出决定,酒,给扒尸体的大哥们喝;板鸭和火腿,切下来炒菜;鸡蛋,给身体虚弱的退休工人和正在闹痢疾的青年工人。
D.“别哭了,”“五室婶”走来劝他:“这是天灾,不光你一个人,家家都有难,得想开点儿!咱们还得挺住,还得好好活下去!”
解析:选A。B.“干力气活的人吃什么”后面应该是逗号;C.“决定”后面应该是冒号;D.“走来劝他”后面应该是逗号。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人们以自身的智慧、自觉与自信为标尺,选择文化的走向,建造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同样也会抛弃糟粕与毒素,实现文化的自我更新。
B.古希腊时代之所以创造出维纳斯、持矛者、掷铁饼者这些千古不朽的雕塑,是由于艺术家对人的完美形体有一种衷心的迷恋所致。
C.尽管仍持谨慎态度,但美国不得不承认中国是“利益攸关者”,并认为中国参与重大事务的国际协调,中国的地位和实力也意味着必须得承担更多国际责任。
D.梁启超、顾颉刚这些学界巨擘都十分钦佩王国维,个中原因与其说是对王国维学识的赞赏,不如说是对王国维身上沉静优雅的知识分子风范的强烈认同。
解析:选D。A项搭配不当。将“建造”改为“促进”或“推进”。B项虚词误用。“之所以”只能与“是因为”搭配,不能用“是由于”。C项成分残缺。在“国际协调”后加“已无法回避”。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我要做一个诚信的人
王 遐
10月7日是重阳节,无数中国老人和家人一起饮菊花酒、吃重阳糕、登高望远,度过了这个和乐、温馨的节日。而74岁的吴兰玉老人,却和以往的许多个重阳节一样,独自忙碌了一天,捡回了一大堆废纸箱、饮料瓶。
和以往许多个重阳节不一样的是,她如此忙碌不再是为了偿还沉重的债务,而仅仅是为了活动自己的肢体。“我不能闲下来,一闲下来,我的腰、腿啥子就没得
……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不会变形的金刚》达标训练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各组词语的书写,正确的一组是( )
A.清纯 混沌 飘荡 萋风冷雨
B.叮嘱 遗憾 吞噬 语无论次
C.喘息 观瞻 稀疏 结党营私
D.造型 雷霆 磨挲 严丝合缝
解析:选C。A项,应为“凄风冷雨”;B项,应为“语无伦次”;D项,应为“摩挲”。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①我庆幸自己没有用预想中的乌云,________孩子内心那片晴朗的天空。
②孩子的________暴露了更多的东西。
③上海大火中受伤的群众被消防队员救出后,经过几天的________,已完全恢复健康。
A.掩盖 遮蔽 修养 B.遮蔽 掩盖 修养
C.掩盖 遮蔽 休养 D.遮蔽 掩盖 休养
解析:选D。“遮蔽”,一物体处在另一物体的某一方位,使后者不显露,所以①用“遮蔽”。“掩盖”,隐藏、隐瞒,用在②处合适。“修养”,指养成的正确的待人处事的态度,而“休养”是休息调养的意思,所以③用“休养”。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作为一个家境不 的主妇,每逢我带着儿子的时候,总是像避开雷区一样躲着玩具柜台。
②这场辩论的谁是谁非,他虽然没有发表意见,却 。
③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 ,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A.宽裕 胸中有数 空白
B.宽裕 胸有成竹 空缺
C.宽余 胸有成竹 空白
D.宽余 胸中有数 空缺
解析:选A。“宽裕”形容宽绰富余。“宽余”指宽阔舒畅,也指宽裕。“胸中有数”指对情况和问题有基本的了解,处理事情有一定的把握。“胸有成竹”比喻做事之前已经有通盘的考虑。“空白”泛指尚未开发的领域或项目。“空缺”指空着的职位,缺额或事物中空着的或缺少的部分。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对于建筑风水究竟是科学还是迷信,大家究竟该不该开设“风水学”课程,目前学术界对此的看法是否定的。
B.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中国社会正在由“吃饱”向“吃健康”转变,在这一进程中,能否保证公众的食品安全,让老百姓吃得放心,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政府的执政水平。
C.我们对于高度重视外语学习却十分轻视母语学习的现象,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必须敦促有关部门特别是职能部门重视并提高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教学和使用。
D.阴雨连绵的天气,着实让许多旅行社和游客懊恼,但一些旅行社也以雨为噱头,做起了“雨中赏景”的文章,纷纷推出“雨中游”系列旅游。
解析:选B。A项,“此”表意不清。C项,搭配不当,“提高”与“教学和使用”不搭配。D项,“推出”缺少相关的宾语搭配,可以在“系列旅游”后加上“项目”。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捡硬币的男孩
我正坐在街心公园的一把长椅上晒太阳。突然,身后传来一阵细碎的声音,我回过身,看见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正弯着腰,好像在寻找什么东西。
“叔叔,请抬一下脚。”男孩看着我说。我莫名其妙地应声抬起了双脚
……
语文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陈情表》达标训练
一、基础考查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除臣洗马(xǐ) 猥以微贱(wěi) 逋慢(bū) 日笃(dǔ)
B.夙遭闵凶(mǐn) 矜愍(mǐn) 终鲜(xiǎn) 陨首(yǔn)
C.期功强近(jī) 茕茕孑立(qióng) 床蓐(rù) 拔擢(zuó)
D.门衰祚薄(zuò) 更相为命(gēng) 矜育(jīng) 险衅(xìn)
解析:选B。A项中“洗”应读作xiǎn;C项中“擢”应读作zhuó;D项中“矜”应读作jīn。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闵:同“悯”,忧愁,忧伤
B.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祚:福气
C.猥以微贱,当侍东宫 当:应当
D.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 察:考察后予以举荐
解析:选C。当:担任。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与现代汉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B.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
C.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D.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解析:选D。A项,“告诉”当“申诉”讲,今为“说给人听,使人知道”;B项,“奔驰”指“奔走效劳”,今为“快速奔跑”;C项,“辛苦”指“辛酸苦楚”,今为“身心劳苦”;D项,“侥幸”,指由于偶然的原因得到成功或免去不幸的事,与现代汉语相同。
4.下列句子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
A.既无叔伯,终鲜兄弟
B.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C.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
D.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
解析:选D。A、B、C三句是骈句,D项是散句。
二、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修不幸,生四岁而孤。太夫人守节自誓,居穷,自力于衣食,以长以教,俾至于成人。太夫人告之曰:“汝父为吏,廉而好施与,喜宾客。其俸禄虽薄,常不使有馀,曰:‘毋以是为我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垅之植,以庇而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