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3930字。
时事类新材料作文的“就事论事”技术
2015年,新课标卷高考语文作文出现了“任务驱动型新材料作文”,这种类型的作文其实是对“时事类新材料作文”要求的进一步细化。时事类新材料作文,不论是审题立意,还是主体段落,其秘诀就在于“就事论事”四个字。本文以广东省“六校联盟”第三次联考作文为例,具体阐述“就事论事”的内涵及操作技术。原题如下:
大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结果,小闫和他的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
小闫父亲: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没想到会被判得这么重。
热心网友:量刑太重,10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法律专家: 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这叫法律认识,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理由就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一)“就事”中的“事”如何理解?
从表面上看,“就事”中的“事”指的就是题目材料中叙述或引用的事例。这就要求考生能够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并且能够用简短的语言概括这件事。但从深层来看,仅仅概括这件事是远远不够的,因为概括出的事例对写作范围与方向依然缺少规范性的指导作用。笔者所理解的“就事”中的“事”,应该指的是材料事件中确定写作范围与写作对象的具体的侧面,如果是讨论类的材料,那还要确定讨论的话题。
例如上述材料中的事件,是由几部分组成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