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220字。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大宋的胸怀
  徐问笑
  叶梦得的《避暑录话》中有记载,赵匡胤在立国之初,“密镌一碑,立于太庙寝殿之来室,谓之誓碑,”每当新皇继位,便须“谒庙礼毕,奏请恭读誓词。独一小黄门不识字者从,余皆远立。上至碑前,再拜跪瞻默诵讫,复再拜出。群臣近侍,皆不知所誓何事。”这个碑誓内容,除了赵宋的历代皇帝得知外,没有任何人可以看到。一直到靖康之变时,金兵攻占开封,碑誓内容才泄露出来:“一、柴氏子孙,有罪不得加刑,纵犯谋逆,止于狱内赐尽,不得市曹刑戮,亦不得连坐支属;二、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三、子孙有渝此誓者,天必殛之。”
  不得不说,能以碑刻这种不可磨灭的方式,让自己的子孙后代作出不得杀前朝皇室后裔,以及士大夫和言事者的誓言承诺,千百年来,也唯有宋太祖这一位皇帝了。这位器识宏远的帝王不但有大魄力、大胸怀和大手段,而且开明、仁慈和包容。事实上,两宋历史上,历代皇帝算是比较听话的,这块誓碑所起到的约束作用确是不可估量的。两宋在经济、文化、科技方面取得的成就也是举世瞩目的,在宋朝皇帝以极大的胸襟包容和支持下,许多不管在为官、还是为文都有着杰出成就的著名人物,才得以在历史的舞台上演绎了一出出精彩纷呈的故事。
  我们经常戏称山西人为老西儿,究其渊源,却是出自于对著名的历史人物,人称寇老西儿的寇准之爱戴和怀念。就是这个寇老西,胆子可谓极大。《宋史》里记载:"(寇准)尝奏事殿中,语不合,帝怒起,准辄引帝衣,令帝复坐,事决乃退。"好了,直言上谏不算,皇帝生气了,还敢拉住衣角不让走。也算是他运气好,太宗皇帝事后不但没有责怪他,反而拿他与魏征并论。但他甘冒天子18之怒,也要“挽衣留谏”行为,要换成一个脾气不好的皇帝,估计不死也得脱成皮了。
  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个称“仁”的皇帝,就是从北宋的皇帝赵祯开始的。他在位整整四十二年,他的知人善任、善于纳谏,在历史上都是非常有名的。历史上公正廉明、铁面无私的包青天,就是出于仁宗一朝。据相关记载,这位包大人在人情世故方面很是欠缺,在当时也没有什么朋友,跟皇帝讲话也是一点情面也不讲的。他在担任监察御史和谏官期间,屡屡犯颜直谏,有一次,深受仁宗宠爱的张贵妃,想为其伯父张尧佐谋一要职。皇帝刚下诏令,包拯就开始不依不饶地上谏,皇帝不愿意听,他言辞激烈之下,居然将唾沫星子都喷到仁宗的脸上。但我们这位仁宗皇帝却一面用衣袖擦脸,一边苦着脸,还能继续接受他的建议。“惧怕”大臣至此,也实在称得上皇帝中的异类了。当然,这从另一面又反映出这位帝王的度量之大,非常人之所能比了。经此一事,包拯的政治生命不但没有结束,且日后还能落得个千古传诵的美名,某种程度上也是得益于他的宽仁和成全了。宋仁宗皇帝去世时,大宋朝野上下莫不哭号,举国哀痛。讣告送到辽国后,“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时为辽国君主的辽道宗耶律洪基更是悲痛不已,哭道:“四十二年不识兵革矣。”并且,为寄托深切之哀思,他竟在其辽国境内设了仁宗的衣冠冢,此后,辽国历代皇帝皆“奉其御容如祖宗”。不得不说,仁宗皇帝的仁政魅力已是炳照千古,竟是不战而屈人之兵了。
  在大宋三百二十年的统治期间里,正是因为历代皇帝谨守“不杀文人士大夫和言事者”的国策,才给文人积极参政、议政创造出了一种难得的宽松氛围和良好的环境。亦保证了政治上的相对清明。既没有宦官外戚专权、后妃干政和地方割据,也没有爆发过大规模的兵变、民乱。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在这种情况下,大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皆是空前繁荣,科技发展也是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据《宋史》记载,大宋的赋税一度曾达到近16000万贯文的年收入。美国学者罗兹·墨菲在《亚洲史》中说道,“在许多方面,宋朝在中国都是个最令人激动的时代,它统辖着一个前所未见的发展、创新和文化繁盛期。……从很多方面来看,宋朝算得上一个政治清明、繁荣和创新的黄金时代。……宋确实是一个充满自信和创造力的时代。” 美国的乔纳森.斯彭斯教授,亦是这样评价宋朝:“当时,中国是世界上最大也是最成功的国家。”
  虽然,朝代的更迭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已是屡见不鲜的,甚至已成为一种客观的历史规律。然而,蒙古铁蹄之下宋朝惨遭覆灭,已成为千百年来人们最为意难平的一件事情了。如陈寅格先生之所言,“华夏民族之文化,历数千载之演进,造极与赵宋之世”。开明、包容、民主的大宋朝,他承载着千载文人的理想和梦想,惟其是如此之璀璨和美好,才更加令人向往、不舍,以及怀念。
  (选自《国学》2016.7有删节)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西人被称为老西儿,与著名历史人物寇准有密切关系,寇准被人们称为“寇老西”,他在北宋历史上以忠臣闻名。
  B.正是因为宋太祖的誓碑明确地规定了 “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所以才有了大宋政治的宽松氛围、相对淸明和经济繁荣。
  C.宋仁宗去世后,讣告送到辽国后,辽国上下都悲痛不已,“燕境之人无远近皆哭”就是对当时情况的写照,这与大宋的情况相似。
  D.包拯被人们称为“包青天”,是因为他公正廉明、铁面无私,这与知人善任、善于纳凍的宋仁宗当政有直接关系。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宋代新皇帝继位时都必须在拜谒祖庙礼节之后,来到寝殿恭敬地默读誓词,读的时候只有一个不识字的太监跟随,群臣都必须在远处等候。
  B.宋太祖的大魄力、大胸怀、大手段以及器识宏远千古少有,能以碑刻的方式誓言承诺子孙后代,历史上的帝王也仅此一人。 、~
  C.斯彭斯、陈寅格、墨菲都对大宋王朝有了极高的评价,这与当时皇帝的清廉,无宦官专权、地方割据,科技高速发展,赋税收入高有密切联系。 4
  D.大宋的胸怀开明、包容、民主,承载了千载文人的理想与梦想,它令后人向往不舍以及怀念,这是因为它创造了璀燦和美好的时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在宋代,即使柴氏子孙有罪也不能施加刑罚,纵使犯了谋逆的大罪也只能在狱中死去,不能在集市里处死,也不能连坐亲属。
  B.张贵妃深受宋仁宗宠爱,可是她想为伯父张尧佐谋一要职的主意竟然受到包公的极力阻挠,最终也未能如愿。
  C.蒙古人最终灭掉了大宋王朝,本来这一朝代更替的事在历史上屡见不鲜,可是因为大宋王朝创造了历史的辉煌而让后人心中始终难以平复。
  D.宋仁宗的仁政魅力彪炳史册,他不用作战竟能使辽国臣服,两国保持了四十二年的和平局面,辽道宗让辽国后代帝王尊奉仁宗像对待自己祖宗一样。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4分)
  代狗①
  沈从文
  “杂种,你莫起来,还要老子捶你罢?”
  “噢……人家脚板心还痛呀!”代狗烂起两块脸要哭的样子。
  但他知道他爹的手,除了拧耳朵以外,还会捏拢来送硬骨梨吃的,虽然口上还想撒一点娇,说是脚板心不好,终于窸窸窣窣从那老麻布蚊帐里伸出一个满是黄毛发的脑壳——他起床了。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