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思想]<br>
1.根据课标要求,让学生进行大量的语文实践。<br>
2.尝试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进行语文学习。<br>
[教学目的]<br>
1.学习课文内容,积累一些知识。<br>
2.进行读诗方法的一些训练。<br>
3.对学生进行一点文学上的熏陶。<br>
[教学创意]<br>
全课的教学分四个步骤:<br>
1.深情地诵读;<br>
2.细腻地品读; <br>
3.优美地解读;<br>
4.丰富地联读。<br>
[教学课时] 一课时<br>
[教学过程]<br>
导入:我们在初一学习《(伊索寓言)两则》时学习到了一种读课文的方法。即按课文编排的自然流程来读课文:读课题、读提示、读课文、读练习。我把它称之为“课文四读法”。我们今天也要用一个“四读法”来学习一首诗——余光中的《乡愁》(板书)这个“四读法”不同于前面的“四读法”,我把它叫做“一诗四读法”,是阅读诗歌的一种方法。我把它写出来,也请同学们记下:<br>
“一诗四读:1.深情地诵读;2.细腻地品读;3.优美地解读;4.丰富地联读。”(板书)<br>
下面,请同学们将“问卷”拿出来,我们一起来交流和探究。<br>
第一个教学板块:诵读。<br>
1.试读、范读。先点学生试读课文,教师评价,顺势指出诵读这首诗的三点要求(嘱学生笔记):①要读出节奏;②要读出重音;③要读出感情。然后教师示范朗读。<br>
2.教读、学读。教师从以上三个方面教读第一节,指导学生在诗中标记节奏、重音。然后学生学读。<br>
3.练读、点读。学生自行练读,然后点学生读。<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