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0.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1.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2.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3.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4.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5.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6.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7.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8.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19.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0.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1.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2.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3.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4.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5.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6.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7.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8.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29.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3.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30.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31.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32.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4.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5.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6.docx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7.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8.doc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2017年高考模拟命题比赛语文试卷9.doc
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8页,满分为150分,考试用时为150分钟。
2.答题前,请您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写在试卷及答题卡上。
3.请认真核对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4.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在答题纸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不同时代的熨斗尽管造型多样,用途迥异,但无一例外的黝(yóu)黑、沉实,仿佛被它熨平的,不光是峨冠(guān)博带,还有隐藏在时间缝隙里的各种褶皱。
B.《三生三世十里桃花》这部改编至唐七同名小说的古装玄幻电视剧于未播之前就深陷(xiàn)抄袭争议,在微博和豆瓣(bàn)网上遭遇了网友的大量抵制。
C.新发现的天一阁所藏抄本《琅(láng)嬛文集》,收录了张岱佚(yì)文二十余篇,即使相同篇目者也多有异文,可以订正今本的很多讹误。
D.街角的长凳上坐着一个老头,他戴着一顶皱(zhòu)巴巴的帽子,帽檐耷(dā)拉在前额上,眼袋松弛下垂,一副疲惫不堪的样子。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和常用规范汉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A。本题考查的重点是平时容易误读的字和对读音相同的错别字的辨识。近几年高考对字形的考查都置于具体的语境中,语料贴近现实。预估难度系数0.7。
【原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3题。
[甲]著名作家二月河(凌解放)家的凌氏,二百年来以“崇文•慎思•克俭•厚德”为家训。其故乡凌家大院高屋华堂,危檐曲廊,既有名门望族的宏伟气势,又有书香门第的古雅淡泊,布设之美,建筑之精,非同一般,处处体现家风族训,承载人文风流。[乙]凌氏先祖讲究“地势之聚,文运兴盛”,建筑大院时设计成“福”“喜”两个院,均按汉字繁体笔画布局,上下两层,下面是砖券窑洞,洞上建房,属晋中山区民居式样,院里精致雅观的挑檐牌楼,精益求精的影壁花墙,美观的石雕、砖雕、木雕、彩绘图案、挑角护脊等,无一不是工艺珍品。[丙]举头可见“退一步想”、“夫然后行”等体现家训的刻字匾额,两院又互联相通,与周围地形构成一个墨水瓶,寓意凌家要出圣手巨擘。这番设计,足显凌家先祖重文厚德荫庇后人的良苦用心。凌氏一门果然显赫,有晋冀鲁豫边区督学、研究员、教授、高工、市文化局长、博物馆长、海内外著名作家等数十人,精英荟萃,群星闪耀。
2.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名门望族 B.精致 C.精益求精 D.荫庇
【命题意图】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是2017年络社会热点。本题4个选项对考生来说并不陌生,但却很容易出错,关键是考生要仔细判断,熟谙成语意思。预估难度系数0.65。
3.文段中画横线的甲、乙、丙句,标点有误的一项是(2分) ( )
A.甲 B.乙 C. 丙
【命题意图】考查辨析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能力层级为B。本题是2017年络社会热点。标点符号专题考点十年后重启,复习时候还是要全面到位。预估难度系数0.7。
【原创】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 )
A.PM2.5俨然已成为中国当下最敏感的话题之一,1月30日全国雾霾面积已达到143万平方公里,社会各界呼吁尽快出台治理空气污染,各城市和地区开始探索治霾之道。
B.他处事谨慎,善于思考,也很有主见,对别人的意见从来不随便苟同。
C.寻找人类的精神家园,就是寻找人作为文化的人应该得到的一个朴素宁静的安居的住所。
D.古人在写诗过程中常常倾注颇多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考生须知: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2.答题前,在答题卷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原创】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G20大会摒(bìng)弃各国相互搏弈的狭隘(ài)思维,首脑们聚到一处,力争共享,
争取实现互惠共赢,是成功的大会。
B.如此壮丽绚烂的景象,仿佛具有魔力似的,总能霎(shà)那使人脱开现实的束缚而游魂
(hún)于幻境。在那几秒里,任是凭谁也无法唤醒的了。
C.总有一些人愿意坚守,愿意思索。他们常常沉缅于思辨的世界,进入一种物我两忘的
境(jìng)界,等待灵感的火花迸(bìng)发的那一刻。
D.这几年里,各地上演了多起暴力维权、自戕(qiāng)式维权,民众无一例外地从道义上
为之申援,以强大的舆(yǔ)论攻势迫使政府让步。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下列各小题。
一部“湄公河行动”①,点燃了“国庆档”的电影市场,赢得了观众的叫好声。这部影片的魅力之一:②在于它贯穿始终的“艺术紧张感”。观影的紧张感来源复杂,既源于对未知悬念的疑惧,对紧迫(情境/情况)的惊恐,也源于对无法预判和把握的事态走向的忧虑,更源于视听艺术高度浓缩后所内蕴的巨大张力。
剧情的扑朔迷离、③场面的险象环生,是该剧的最大特点。悬疑、推理、侦破,各种不可预测的危险与层出不穷的变化,造成了影片超于其他类型片的特殊紧张感。而且,此片改编自真实的事件,金三角,④湄公河、原始森林、毒贩巢穴等,凡此种种,都极具吸引力。充满紧张感的叙事元素(融合/融和)在一部影片中,加之创作者对素材巧妙(整合/整理),使得全剧悬念迭起,而又层层推进,一气贯通。
2.依次选用文中括号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情境 融合 整合 B.情境 融和 整理
C.情况 融合 整理 D.情况 融和 整 合
【改编】3.文中划线处的标点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改编自2017届山东名校大联考)
A.① B.② C.③ D.④
【原创】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袁先生的“三国”不是照本宣科,是今人视角,带着深厚的人生阅历和历史洞见加以呈现。
B.教育部部长袁贵仁讲话指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必须解决人民群众关注的问题作为改革重点,找准突破口,敢啃硬骨头。
C.在唐代,常科考试之外设有“制科考试”,目的是防止常科考试埋没特长生的情况不再出现,选拔“非长之才”,以弥补常科的缺陷和遗憾。
D.对于方案,戚军表示,该方案对于中国足球来说是新时期里程碑式的重要文献,也标志着中国足球在中国体育发展和改革中起着引领作用。
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汉字是方块字,是图像性的文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国的语言和语音联系密切但并不等同。中华民族是多元的语言、多元的种族、多元的宗教、多元的文明构成的一个整体,最具有包容性。一个地方的哲学跟地域、经济、生长方式都有密切的关系,而不是本质之如何。
①拼音文字
②图像性的文字可以从图像的直觉中体会到文字的意义
③所以有语音中心主义的倾向
④汉字是人类文明的辉煌成就
⑤文字是隶属于语音的
2017年高考模拟试卷语文卷
(本试卷所有题目均为原创)
考生须知:
1、本试卷分试题卷和答题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密封区内填写学校、班级和姓名。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案卷上,写在试题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4分,其中选择题每小题3分)
1.下面文字中加点词语的字形和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翡翠讲究质地纯(chún)粹,而经过玉雕师认真查看,手上这件,棉点遍布,与废料无异。若是将棉点剔除,难免满目疮(chuāng)痍,惨不忍睹。端祥一番后,玉雕师琢(zuó)磨到了办法……一个月后一件取名《风雪夜归人》的高品质玉雕出现在了市面上,它巧妙利用了瑕疵,化棉点为白雪,创造了一幅诗情画意的场(cháng)景……世人往往想着弥补缺陷,孰不知,缺陷有时也能成就另一种完美。
A. 纯(chún)粹 查看 剔除
B. 疮(chuāng)痍 惨不忍睹 端祥
C. 琢(zuó)磨 市面 瑕疵
D. 场(cháng)景 弥补 孰不知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字音、字形的识记,能力层级为A。本题中选文为报刊杂志中的段落,所选的字音、字形均为现实生活中的常见易错字,例如琢磨中“琢”字“zuó”与“zhuó”音皆可读但意思不同,这就需要同学在平时多积累,避免搞混。难度系数0.65。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 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公布2017年入围名单,其中几个重要奖项的名单里合拍片与香港本土电影各有千秋。
B. 2017年5月,杭州剧院共有两部越剧剧目演出,届时将再次为市民呈现越剧的视听盛宴。此消息一出,立即得到了诸多杭州市民的关注。
C. 在现代社会建设中,决策者尤其需要懂得“不期修古,不法常可”的真谛,避免因怕麻烦而陷入因循守旧的泥淖。
D. 近日河北警方成功破获一起特大传销案,涉案金额逾2亿元。据悉,该案件中14名“高层级”将作为被告出庭接受审理。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识记、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本题所选的语句源自报纸、杂志,词语并不生僻,考查的要点在于熟悉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例如“呈现”与“呈献”使用语境完全不同,就需要同学平时需注重比对与使用记忆。难度系数0.68。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被誉为当代奇幻文学史上里程碑式作品的《冰与火之歌》,除却在美国本土享有盛赞,于全球其他地区也拥有不计其数的粉丝与拥趸。
B.含正房、厢房和中间天井等构成的中国传统民居,无论是北方四合院、南方厅堂,还是上海石库门,都符合适于聚居的结构特点。
C.浙江公路管理局负责人介绍,合法装载的集装箱车辆进出指定收费站,根据以不同距离按照里程增加收费递减为原则,可以减免30%—50%不等的通行费用。
D.数据显示,移动广告市场增速保持在100%以上,预计到2018年,中国移动广告市场
规模将超过2500亿元,牢牢占据着移动广告市场的第一阵营。
【命题意图】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考查的类型包括重复累赘、句式杂糅、逻辑不正确等类型。选句来自报纸及新闻报道,具有时效性及代表性。难度系数0.66。
4.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语段,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好看的是变幻。一匹马会变成什么呢?
②孩子们看云,真正让他们关注的当然不是云,而是“动物”。
③这里就有悬念了,也可以说,有了玄机。
④一匹马真的有那么好看吗?当然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