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9860字。
2017年2月27日 鉴赏诗歌的谋篇布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2014年高考湖南卷】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
桃夭(《诗经》)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
本诗在章法结构上采用了 的形式。
【参考答案】
重章叠句。
【试题分析】
《诗经》在章法结构上最主要的特点就是重章叠句(复沓),即每个章节内容大致相同,只替换个别词语。
这是一道诗歌的章法和手法结合考核的题目,考核的内容是《诗经》,注意诗经的章法是“重章叠句”,手法是“赋”“比”“兴”,答手法时注意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解释是如何运用这种手法的,最后答出运用此种手法的效果。
(一)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
天末怀李白
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注】这首诗为诗人客居秦州(今甘肃天水)时所作。时李白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途中遇赦还至湖南,杜甫因此赋诗怀念他。
1.请简要分析首联在诗中的作用。
2.“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为何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
(二)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问题。
钱塘观潮
施闰章
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
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
绝岸愁倾覆,轻舟故溯洄。
鸱夷①有遗恨,终古使人哀。
【注】①鸱夷:皮袋,这里借指潮神伍子胥。据《吴越春秋》等记载,春秋吴国大夫伍子胥因劝谏吴王夫差而被疏远、赐死。伍子胥临死时,嘱咐家人把他的眼睛挖出来或者把头割下来悬挂在南城门上,以便看到吴国的灭亡。吴王大怒,下令用鸱夷把他的尸体包裹起来,投入钱塘江。后来伍子胥化为钱塘江潮潮神。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首联“海色雨中开,涛飞江上台”表明作者是在雨中观潮,潮水来时,在迷蒙的雨点和潮水冲击下,海色随潮水展开。潮来时浪涛飞向钱塘江上的观潮台,极写潮水声势之大。
B.颔联“声驱千骑疾,气卷万山来”同时运用了比拟、夸张、视听结合等修辞手法,写出了钱塘江潮仿佛驱赶着千军万马,又仿佛将千万座山席卷而来的气势,惊心动魄。
C.“绝岸愁倾覆”中运用一个“愁”字,通过写岸边峭壁被潮水拍打时生怕被冲垮,写出了诗人对潮水冲垮堤岸的担忧之情。
D.“轻舟故溯洄”一个“故”字,写江中弄潮儿故意在潮水上涨时随着潮头起伏腾跃,在水中回旋,写出了弄潮儿的高超本领。“故”与“愁”两字的对举富有生趣。
E.前三联写观潮所见之景象,诗人运用多种表现手法,极力描写潮声之大,水势之猛,写实中渗透想象,描摹形象生动,体现了作者非凡的语言驾驭能力。
2.诗歌的尾联对表现诗歌的主题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一)
1.①奠定了全诗悲愁的情感基调。②表达了诗人对李白的关心和思念。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谋篇布局的能力。分析首联的作用,首先要分析首联的句意,然后结合题目和注释分析。句意是:凉风飕飕从天边刮起,不知此时你心境怎样。以秋风起兴,给全诗笼罩一片悲愁,又反问远人:“君子意如何?”看似不经意的寒暄,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