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9题,约18550字。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教练看到了林书豪在球场上的表现之后总是会说:“他比外表看起来还要敏捷。”林书豪感觉出了      ,知道这是一种歧视。他将此负面的情绪转化成正面的动力,一再地以      的瞬间移动,人球合一般杀入禁区,为球队赢得了胜利,让球迷       ,为他大喊:“上帝降lin!”
  A.弦外之音      兔起鹘落      望其项背
  B.胯下之辱      兔走乌飞      望洋兴叹
  C.胯下之辱      兔走乌飞      望其项背
  D.弦外之音      兔起鹘落      望洋兴叹
  【答案】D
  【解析】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对于成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大小等。第二,辨析色彩。包括词语的感情色彩跟语体色彩。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成语题,第一、逐字解释成语,运用成语结构特点把握成语大意,但要注意不能望文生义;第二、注意成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成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成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如第一处主要结合教练说的话,应该是弦外之音;第二处结合“瞬间移动”应该是指动作等,用“兔起鹘落”;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
  2.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文艺工作者要自觉坚守艺术理想,不断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文化修养、艺术训练,努力做到“       ”。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还要有高尚的人格修为,有“铁肩担道义”的社会责任感。
  A.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B.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
  C.同声相应,同气相求         D.言在耳目之内,情寄八荒之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项主要强调要学会一种技艺,不是容易的事;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纸上谈兵是不行的。C项指志趣、意见相同的人互相响应,自然地结合在一起。D项句意说话通过耳朵能听到,写作通过眼睛能看到,但情感却寄寓在极远的地方,不是一下子能够把握到的。都不是强调文艺工作者需要加强专业素养的。
  【考点定位】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技巧点拨】此类题目需要注意联系上下文语境,主语是“文艺工作者”,“好的专业素养”,如本题D项句意说话通过耳朵能听到,写作通过眼睛能看到,但情感却寄寓在极远的地方,不是一下子能够把握到的。
  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在叶子没有完全长大的时候,那野樱仿佛已经在枝头处处著花。
  B.黄金的小叶映在嫩绿广阔的草地上,如夜里苍穹发光的星座。
  C.树上兀自颤抖的,是环环层叠的星辰。
  D.细微的叶子就在我的目睹之下快速地飘舞,狂飞,掉下,就像梦幻的流星雨。
  【答案】A
  【解析】
  【技巧点拨】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依据描写或说明的方式比喻可分为“直喻”、“隐喻”、“类喻”、“借喻”、“对喻”、“博喻”、“简喻”、“详喻”、“引喻”、“虚喻”等十类。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如本题C项把书上的颤抖的事物比喻成星辰。
  4.下列对联描述的对象判断有误的一项是(3分)
  A.集群圣之大成,振玉声金,道通中外;立万世之师表,存神过化,德合乾坤。(孔子)
  B.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当年呵壁,湘流应识九歌心。(屈原)
  C.玉茗堂中传蝶梦,临川集上插芳馨。(王安石)
  D.著作最谨严,岂徒中国小说史;遗言犹沉痛,莫当空头文学家。(鲁迅)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结合“玉茗堂”和“临川”, 可知描述的对象应该是汤显祖。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玉茗堂以玉茗花而命名。玉茗花即白山茶,又名玉仙花。玉茗堂在临川市沙井巷后。是汤显祖晚年写作、会客、排戏的场所。汤显祖,中国明代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若士、清远道人。汉族,江西临川人。汤氏祖籍临川县云山乡,后迁居汤家山(今抚州市)。出身书香门第,早有才名,他不仅于古文诗词颇精,而且能通天文地理、医药卜筮诸书。
  5.下列各句没有反映流寓经历的一项是(3分)
  A.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李煜《虞美人》)
  B.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杜甫《登高》)
  C.送子涉淇,至于顿丘。(《诗经·氓》)
  D.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白居易《琵琶行》)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