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6020字。
2016-2017学年天津市五区县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内讧(gàng) 箴(zhēn)言 琦(qǐ)丽 万马齐喑(yīn)
B.炽(chì)热 讣(fù)告 熟稔(rěn) 开门揖(yī)盗
C.木讷(nè) 发酵(xiào) 间(jiān)距 功亏一篑(kuì)
D.证卷(quàn) 针砭(biān) 矍(jué)铄 掎(jǐ)角之势
【考点】字音;字形.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辨识,而且是对常用字的易错音考查得比较多.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对一些常用字的不常见读音的识记.答题时可以根据词义来辨别,也可以根据词性来辨别.
【解答】A、“讧”的正确读音为hòng ,“琦”应为“绮”;
B、正确;
C、“酵”的正确读音为jiào;
D、“卷”应为“券”.
答案:B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孙犁对于文坛,一向总是_______的。他在给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作的序中, _______地指出:文艺之途正如人生之途,过早的金榜、骏马、高官、高楼,过多的花红热闹,鼓噪喧腾,并不一定是好事。人之一生,或是作家一生,要能经受得清苦和寂寞,忍受得污蔑和凌辱。要之,在这条道路上,冷也能安得,热也能处得,风里也来得,雨里也去得。在历史上,到头来退却的,或者说是销声匿迹的,常常_______坚定的战士,_______那些跳梁的小丑。这样的文字,不啻为人为文的至理名言。( )
A.清醒 一针见血 不是…而是…
B.清楚 言简意赅 不仅是…而且是…
C.清醒 言简意赅 不仅是…而且是…
D.清楚 一针见血 不是…而是…
【考点】字义、词义辨析.
【分析】本题主要辨析“清醒和清楚”“一针见血和言简意赅”“不是/而是和不仅是/而且是”三组词语和关联词语的区别,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题目要求,其次要掌握词语的含义、适用范围、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
【解答】清醒:形容词,指(头脑)清楚,明白;使(头脑)清楚,冷静;
清楚:指清晰;明白;有条理;
一针见血:比喻说话直截了当,切中要害;
言简意赅:话不多,但意思都有了,形容说话写文章简明扼要;
不是/而是:是一组表示并列关系的关联词;
不仅是/而且是:是一组表递进关系的关联词语;
第一处强调的是“孙犁对于文坛,一向总是头脑清楚,明白的”,语境意是指“孙犁在文坛上一直是冷静的”,所以用“清醒”符合语境;
第二处强调的是“孙犁给贾平凹的散文集《月迹》作的序中直截了当地指出…”语境意是指“孙犁的见解”,而不是指“写文章”所以用“一针见血”符合语境;
第三处根据“坚定的战士”和“那些跳梁的小丑”可以看出二者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所以用“不是/而是”符合句间关系;
故选A.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部分高新科技处于突破的临界点,一旦实现突破进入市场化后,就会形成巨大的科技力量,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B.“财政悬崖”问题只是表象,它的根源是美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高赤字问题造成的,是美国式“经济结构”问题,它的化解也需要较长的过程
C.近日,上海警方成功打掉了一个在网上大肆编造散布虚假信息、严重损害国家形象的犯罪团伙,6名犯罪嫌疑人被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D.学生倘若身陷题海无暇读书,我们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朝气蓬勃的孩子变成刻板僵化的应试机器,不但失掉创新的能力,更可能拙于理性表达
【考点】病句辨析修改.
【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要结合常见病句类型来分析语句.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解答】A、成分残缺,“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暗换主语,其主语不应是“高科技”,应改为:使人类跨入一个新的科技时代;
B、句式杂糅,“它的根源是美国长期积累的高债务、高赤字问题造成的”句式杂糅,“它的根源是…”和“它是…造成的”杂糅,这两个句子糅合为一了;
C、正确;
D、语序不当,“倘若”应放在“学生”之前.
答案:C.
4.下列各句加点的词都有“死”的意思,按由尊到卑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永和四年卒
②伤余心之忧忧兮,悲将军之不禄
③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④予之及于死者不知其几矣
⑤明年,丞相薨( )
A.③⑤②④① B.③⑤①②④ C.⑤③②④① D.⑤③②①④
【考点】古代文学常识.
【分析】此题考查了学生对文学常识的识记.
【解答】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也就是说“崩”是天子专用的;诸侯死则称为“薨”,秦汉以后也用于高级官员的死亡;大夫死叫“卒”;士人死则叫“不禄”;而只有平民百姓的死才能称为“死”.
故选:B.
二、现代文阅读.
5.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屠呦呦发现青蒿素是受中医历史文献的启发,而中医学史正是中国科技史的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