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8830+7520+2180字。
【试题20~25】(2014年8~13题)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20~25题。
偃虹堤记
有自岳阳至者,以滕侯【】之书、洞庭之图来告曰:“愿有所记。”予发书按图,自岳阳门西距金鸡之右,其外隐然隆高以长者,曰偃虹堤。问其作而名者,曰:“吾滕侯之所为也。”问其所以作之利害,曰:“洞庭,天下之至险;而岳阳,荆、潭、黔、蜀四会之冲也。昔舟之往来湖中者,至无所寓,则皆泊南津,其有事于州者远且劳,而又常有风波之恐、覆溺之虞。今舟之至者,皆泊堤下,有事于州者近而且无患。”问其大小之制、用人之力,曰:“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而不逾时以成。”问其始作之谋,曰:“州以事上转运使,转运使择其吏之能者行视可否,凡三反复,而又上于朝廷,决之三司,然后曰可,而皆不能易吾侯之议也。”曰:“此君子之作也,可以书矣。”
盖虑于民也深,则其谋始也精,故能用力少而为功多。夫以百步之堤,御天下至险不测之虞,惠其民而及于荆、潭、黔、蜀,凡往来湖中,无远迩之人皆蒙其利焉。且岳阳四会之冲,舟之来而止者,日凡有几!使堤土石幸久不朽,则滕侯之惠利于人物,可以数计哉?夫事不患于不成,而患于易坏。盖作者未始不欲其久存,而继者常至于殆废。自古贤智之士,为其民捍患兴利,其遗迹往往而在。使其继者皆如始作之心,则民到于今受其赐,天下岂有遗利乎?此滕侯之所以虑,而欲有纪于后也。
滕侯志大材高,名闻当世。方朝廷用兵急人之时,常显用之。而功未及就,退守一州,无所用心,略施其余,以利及物。夫虑熟谋审力不劳而功倍作事可以为后法一宜
……
2017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考试说明及长阅读试题
语 文
Ⅰ.试卷结构
一、各类测试内容的赋分
(一)现代文阅读、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约48分
(二)古诗文阅读 约42分
(三)写作约60分
1.微写作(三选一)约10分
2.作文(二选一)50分
二、试题类型
包括选择、填空、简答、写作(包括微写作、作文)等。
Ⅱ.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能力要求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课程目标的规定,结合北京地区的实际情况,对考生在积累整合、感受嚓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方面所形成的能力进行考查。
语文高考,是要求考生在规定时限内以笔答方式独立完成相关考査内容的一种选拔性考式,突出对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的考查。
语文应用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识记、理解、分析综合、表达应用及评价等能力的考查;审美能力的考查,包括对艺术美和科学美的感受品味赏析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包括对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形成见解及创新能力的考查。探究能力的考查,通常渗透在语文应用能力和审美能力的考试中。
二、考试内容
按照《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关于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的规定,根据《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和北京市实施高课程改革方案的具体要求,确定考试内容。
(一)现代文阅读
阅读具有一定长度的论述类、实用类、文学类等多种类型的文本。能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针对不同类型的阅读文本,综合灵活运用适当的阅读方法。
1.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
2.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3.文中信息的筛选、整合
4.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
5.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
6.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
7.文本内容的归纳和概括
8.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分析和概括
9.依据文本内容进行的合理推断
10.文学作品思想内容、作者情感的把握和评价
11、文学作品语言、表现手法和艺术形象的赏析
12.从不同角度和层面对文本内容或形式的体察、阐发和评价
13.基于知识积累和生活经验对文本意蕴的思考、领悟和探究
……
2017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考试说明语言基础和表达题型样题
【试题12~15】(2014年第1~4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日符。”贴春联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人们通常在除夕这天,将写好的春联贴于门上。春联的字数可多可少,但上下联必须构成对仗,如四言联“春安夏泰,秋稔(rěn)冬祥”,六言联“冬尽梅花点点,□□□□□□”。春联寓意吉祥,言简意赅(gāi),深受人们喜爱。
春联是仅在春节这一特定时节张贴的对联,而对联还有其他种类,如婚联、寿联、挽联,以及为园林建筑 甲 (题写/题签)的楹(yíng)联等。对联的撰写,往往注重其 乙 (蕴涵/内涵)与品位。尤其是名联佳对,文辞讲究,意蕴丰富, 丙 (吟咏/涵咏)起来锒锒上口,齿颊留香。对联或镌(jùn)刻或书写,楷行隶篆,其中不乏艺术精品。
【试题12】
文中加点字的注音和字形都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秋稔(rěn)冬祥 意蕴
B.楹(yíng)联 齿颊留香
C.言简意赅(gāi) 撰写
D.镌(jùn)刻 锒锒上口
【答案】D
【说明】考查考生识记现代汉语字音、字形的能力
【试题13】
在文中方格处填入下列语句,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万户杨柳依依 B.千家喜气洋洋
C.春回爆竹声声 D.春来微风缕缕
【答案】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的能力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本常识的了解。
【试题14】
在文中甲乙丙处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2分)
A.题写 内涵 吟咏 B.题签 内涵 涵泳
C.题写 蕴涵 涵泳 D.题签 蕴涵 吟咏
【答案】
【说明】考查考生理解、运用现代汉语词语的能力。
【试题15】
下列关于“对联”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字数限于四言和六言 B.上下联讲究对仗和押韵
C.只适合在喜庆场合张贴 D.常常与书法艺术相结合
【答案】D
【说明】考查考生分析、筛选、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