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有17道题,约9050个字。

  浙江省瑞安市2017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亲爱的同学:
  欢迎你参加语文学科考试!现在,请仔细阅读以下注意事项:
  1.本试卷共6页,共有20小题。
  2.本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安排好时间。
  3.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卷和草稿纸上均无效。
  4.本试卷已含书写卷面分5分。
  做题时,请认真审题,细心答题。祝你成功!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8分)
  1.结合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⑴人生是一面镜子,我们梦mèi  ▲以求的,第一件事情就是,从中biàn  ▲认出自己!!(德国尼采)
  ⑵我们之所以研究历史,不是为了要知道未来,而是要tuò  ▲展视野,要了解现在的种种绝非自然,也并非无可比bì  ▲免。(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
  2.根据“规”的小篆字形和《说文解字》对它的解释,说说你对传统儿童启蒙读物《弟子规》这一书名的理解。(3分)
  ▲

  《说文解字》:规,有法度也。从夫从見。(夫:成年男子)
  3.根据语境,完成古诗名句默写。(10分)
  诗人都有易感心,杜甫诗心尤纤细。
  他的诗,如镜,映照他心的深邃、纯挚。他总是“感时花溅泪,▲。”(《春望》)自己的茅屋被秋风吹破了,他却真诚地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想念古人,又替古人担忧:“▲,长使英雄泪满襟。”(《蜀相》)这样的诗人,后人尊为“诗圣”。
  他的诗,如鉴,映照历史的滚滚烟尘。战乱流离,他乡遇见故友,同是天涯沦落人,他在《江南逢李龟年》含蓄感慨:“▲,▲。”烽火四起,骨肉相离,有家难归,他在《月夜忆舍弟》中写下了战乱之中人民的普遍遭遇:“▲,▲。”战事频频,田园荒芜,他在《<羌村三首>之三》中借乡亲之口道出其中缘由:“▲,▲。”这样的诗歌,后人称为“诗史”。
  读他的诗,我们心怀明镜,仿佛听到诗人在风中沉吟“花近高楼伤客心,▲。”(《登楼》)仿佛看到——秋风一吹,杜甫的胡须就落了。
  4.分别选择与下列成语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3分)
  ⑴莫名其妙▲A.不能名其一处也B.有仙则名
  ⑵多多益善▲A.至于斟酌损益B.香远益清
  ⑶无名小卒▲A.卒皆夜惊恐B.卒获有所闻
  5.名著阅读。(8分)
  ⑴一读者在读完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后,认为“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这句话也适合评论《夺取南极的斗争》一文,结合内容分析。(4分)
  ▲
  ⑵茨威格在《人类的群星闪耀时》的“序言”中说:“历史本身才是古往今来最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请结合该书中某一人物及相关事件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
  二、阅读(47分)
  (一)现代文(27分)
  【经典论述】
  认识你自己。——古希腊德尔斐神庙铭文
  诸君啊,唯有神真有智慧。神的谶语是说,人的智慧渺小,不算什么;并不是说苏格拉底最有智慧,不过借我的名字,以我为例,提醒世人,仿佛是说:“世人啊,你们之中,唯有苏格拉底这样的人最有智慧,因他自知其智实在不算什么。”——柏拉图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