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题,约20500字。
山西省大同市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二12月月考
语文试题
一、 现代文阅读(35分)
(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
“圣贤政治”五种境界
萧祥剑
在中国历史上,“圣贤政治”有几个不同的境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治理的层次境界有高有低,通常讲的是道、德、仁、义、礼五个不同的境界。
《群书治要》节选的《老子》《庄子》里面都讲到:“圣人行不言之教,道不可致也。”最早圣人主持政事,治理天下,行的是不需要言传的教化,遵的是无为而治,他们的治国之道用语言讲不出来。后来由于丢失了这个道,才有德。《老子》里面讲到:“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在尧帝以前,伏羲氏、黄帝,甚至更早的帝王,都是以道治天下,后来失了道,人们就只能通过德来治理天下。以德治理天下就是,教导人们自己修德,从而教化大家都来修德。尧帝、舜帝、禹帝他们都是在以德治理天下。这个时候人人为公,这就是孔老夫子讲的大同社会。后来从夏朝夏启开始,大同社会里的禅让制没能够继续,开始出现了“家天下”,这个时候叫“失德而后仁”。夏、商、周的开国君主都是圣人,大多数君王都很贤能,办理政事是以仁为核心。仁是讲仁爱,大家都非常仁爱,社会也很好。夏、商、周每一个朝代都是好几百年。但这个时候人开始有了私心,这是我们讲的“小康之治”。后来周幽王昏庸,西周变为东周,东周又分春秋战国。东周时期仁没有了,但大家还讲义。春秋战国是以义来维系的社会,出现了很多义士,人人都很讲道义。虽然是诸侯争霸,但是名义上还是属于周朝,义还存在着。后来秦国通过商鞅变法,迅速强大起来,采用的是法治,用严苛的法令来治理国家。虽然是很快强大起来,并且统一了六国,但用法治理国家,收效虽快,灭亡速度也很快。秦朝经过十几年的时间就被推翻了。在中国历史上秦朝是以法治国的唯一一个例子,纯粹用严苛的法律来治理国家,结果国家很快就灭亡了。
汉朝汉高祖刘邦统一天下以后,他吸取秦朝亡国的教训,采用儒家思想,把伦理道德的教化恢复起来。但是人心已经大大不如以前了,义没有了,所以就制定礼。从汉朝一直到清朝,维系着中国社会发展的就是一个“礼”字。礼就是秩序,这是维系社会的最低标准。以上是中国古圣先王治理国家的五个不同的境界。最高的境界是以道治国,最低的是以礼治国。如果礼没有了,礼崩乐坏,社会风气就马上转向衰败,人人自私自利,社会就会陷入混乱。我们学习《群书治要》,首先要对这五种治国境界有大致的了解,知道古圣先王是如何来治理国家的。通过弘扬传统文化,把道德仁义礼开始恢复起来。
我们虽然是庶民,但我们可以通过道德仁义礼来修身。身修好了自然家齐,家齐然后国治。
(《国学》2014年第4期)
1.下面对于“圣贤政治”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圣贤政治”的五个境界分别出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层次也有高低之分。
B.老子和庄子都谈到了治理天下的五个境界,而他们最推崇的则是以道治国。
C.从最初的帝王一直到清朝,“圣贤政治”并不是延续不断的,其间也有反例。
D.由汉至清,都靠“礼”维系社会发展,但以礼治国是圣贤治国的最低境界。
2.下面有关历史上道、德、仁、义、礼五种治国境界衍变的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尧帝前的圣人无为而治,道行天下;后来失了道,人们就只能以德治天下。
B.夏、商和西周时代,“失德而后仁”,大家仁爱而无私心,社会秩序良好。
C.整个春秋战国时期,各国都是以义治国,人们讲求道义,出现了许多义士。
D.汉高祖刘邦先用儒家思想治国,后又转用礼制,以礼治国一直延续到清朝。
3.根据文意,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尧、舜、禹时代实行禅让制,重视道德教化,人人为公,被孔子称为大同社会。
B.夏、商、周三代是“小康之治”,各自延续数百年,君王都很贤能,百姓崇尚仁爱。
C.不注重道德教化,单纯以严苛的法令制度治国,是秦国迅速走向灭亡的主要原因。
D.学习《群书治要》,是为了了解古代圣贤治国的策略,弘扬传统文化,提高道德修养。
【答案】
1.B
2.A
3.B
【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B项无中生有。
2.
试题分析:B“人无私心”不当,文中说“这个时候人开始有了私心”。C“整个春秋战国时期”不当,因为商鞅变法时期的秦国也属战国,要将“秦国”和“秦朝”分开。D“礼”是儒家思想所提倡的,不是对立的,更不应分先后。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筛选并整合信息的题目,筛选整合信息的题目侧重于对文中佐证观点的现象、材料的运用的准确性进行考核,主要的错误类型是强拉因果、因果倒置、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混淆范围、偷换概念等等。此题选项B曲解文意,CD混淆范围。
3.
【考点定位】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重点集中在对文中的观点的正误进行考核,错误类型注意有无中生有,张冠李戴、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混淆范围、强拉因果等。考核的方式是改变句子含义从而出现选项的观点和文中的观点不一致,文中他人的观点和作者的观点混淆,对文中的观点概括错误等方式。此题B项混淆范围。1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每题3分)
乡愁的文化表达
邹广文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 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了。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