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题,约12860字。
南阳市2017年春期高中二年级期中质量评估
语 文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笫Ⅱ卷(表达题)两大部分,共四大题,22小题,满分150
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试卷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只交答题卡。
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等信 息填写在答题卡上。
3.单选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其他试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墨水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宣纸诞生于遥远的唐代,成长于偏僻的安徽泾县(古属宣州),独占天时地利,历经千年岁月,如今依然青春不衰。它质地绵软、坚韧,不易破裂和被虫蛀,吸墨均匀,历来为人们尤其是书画界人士所钟爱。
宣纸所以成为宣纸,关键在原料。地理地质、纬度湿度的恰到好处,使泾县的青檀树皮和沙田稻草,纤维柔韧绵密,质地纯正,远远优于他地。这恰恰是宣纸必需的、独特的制浆材料。而当地的两股山泉——一股偏酸、一股偏碱,为宣纸制浆时需要偏酸、捞纸时依赖弱碱的用水要求提供了恰到好处的保障。移作他地,无此水源,换放他乡,无此便当。事情就这么奇妙!
从原料开始,选、捡、蒸、煮、沤、浸、扯、晒,清除青檀树皮、沙田稻草的无用杂质,存留纤维精华,通过在摊晒地至少一年的不停翻覆,风吹日晒,雨淋雪冻,自然漂白,再经过蒸煮、碓捣、切碎、踩洗、过滤、打浆,然后再经过搅拌、加药的调浆,经过工人用纸帘节奏适度的捞滤,悉心呵护的烤晒,剪裁果决的修边,缜密细致的封包,便成了稀世罕见的成品宣纸。
蜕蛹成蝶的整个工艺非常复杂,尽显一种古朴劳作、原始生产的画面感。这情景很可能在那久远的过去也出现过。那时坊东置坊,供奉蔡伦;开坑立槽,祭祀孔丹。匠人制纸,宛若祭拜神明,诚惶诚恐;犹如敬立图腾,饱含虔诚。每一道工序都认真细致 ,谨慎小心,尽心竭力。
成品宣纸看似单调,其实精彩纷呈。按加工方法分为原纸和加工纸;按纸张洇墨程度分为生宣、半熟宣和熟宣;按原料配比分为棉料、净皮、特种净皮;规格按大小有四尺、五尺、六尺、尺八屏、七尺金榜、八尺匹、丈二、丈六、二丈、三丈三;按丝路有单丝路、双丝路、罗纹、龟纹等。对生宣进行特种技术再加工,便成了蜡宣、矾宣、色宣、色矾宣等多样熟宣。若书法、写意宜用生宣,工笔作画宜用熟宣。
目前,北京故宫收藏的纸质古籍保存最完好的,大多以宣纸为载体。《旧唐书》载,天宝年间,宣纸已列为贡品,深得帝王喜爱。唐人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也有论及:“好事者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宋人王令有诗赞曰: “有钱莫买金,多买江东纸,江东纸白如春云。”江东即指宣城、徽州、池州等地。
宣纸原本就是为中国书画而生,中国书画亦因宣纸而存。没有前者就没有后者的灿烂辉煌,没有后者就没有前者的远扬美名。这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把她们双双列入、一体对待就看得出来。郭沫若曾说:“宣纸是中国劳动人民所发明的艺术珍品,中国的书法和绘画离了它便无从表达艺术的妙味。”
充满妙味的宣纸成就了无数书画泰斗,也得到众多书画艺术大师的无限崇敬与赞美。古代的大师就不说了,单说黄胄、李可染、李苦禅、白雪石、刘海粟、赖少其、刘大为这些当代著名的书画家,哪一位来到宣纸的故乡,不是满怀敬仰、心存感激?李可染曾深情地对宣纸厂工人说: “你们是我的衣食父母,是我的恩人。没有你们就没有今天的我!”赵朴初赋诗宣纸:“看挽银河照砚池,泾县玉版启遐思。澄心旧制知何似,赢得千秋绝妙词。”吴冠中曾撰《宣纸恋》一文,以形容宣纸之妙:“宣纸诞生了,这滋润、宽敞的处女地真诱人……黑白之相搏、相咬,淡浓之相竞、相渗,偶然性和必然性在‘棉质’的差异中变幻……都是宣纸这一特殊材料所引发的绘画特色。”妙味无穷的宣纸,完全般配得上如此诗意的描述和如此真诚的赞美!
(摘编自2017年2月22日《河南日报》戴鹏《妙味的宣纸》,有删改。)
l、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纸产生于一千多年前的唐代,产地是安徽省的泾县,千百年来,它以其突出的优点受到人们的喜爱。
B.泾县的青檀树 皮和沙田稻草是制作宣纸的绝佳原料,而泾县的两股山泉又符合宣纸制浆用水的要求,为宣纸制浆提供了保障。
c.制作宣纸的过程很长,工艺非常复杂,从原料的准备,到对原料的加工处理,最后成品问世,每一环节的工序都很繁复。
D.宣纸从不同的角度分类,可分为很多种,而不同种类的宣纸有不同的用途,如生宣和熟宣的用途就不一样。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因为宣纸质地绵软、坚韧,不易破裂和被虫蛀,宜于长 期完好地保存,所以,目前北京故宫收藏的保存最完好的纸质古籍,大多以宣纸为载体。
B.宣纸与中国书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相映成辉,双双列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的“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C.是宣纸让无数的书法家、画家一举成名,所以,古今中外众多书画艺术大师都对宣纸怀有崇敬和感恩之情。
D.李可染对宣纸厂工人说的发自肺腑的话,其实也是对宣纸的一种感激,而赵朴初的诗则对宣纸进行了高度赞美。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徽泾县古代隶属宣州,宣纸产生于此,所以叫宣纸,它既可以用来写毛笔字,也可以用来画画,并能长期保存。
B.泾县得天独厚的地理地质条件和物产是宣纸诞生于此的根本原因,其他地方没有这种条件,即使有这样的自然条件也难以生产出这样的纸。
c.宣纸的制作工艺十分复杂,其制作过程给人一种古朴、原始的美感,制纸匠人制纸时怀着一颗虔敬之心,认真细致,非常谨慎,以确保成品宣纸的质量。
D.文章引述《旧唐书》中的记载,说明了宣纸的珍贵;引用宋人王令的诗是赞美宣纸质地优良;而引用吴冠中的文则是赞美了宣纸的妙味无穷。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鬼斧神工黄永玉
杨先让黄永玉真是神了——14大本《黄永玉全集》出版十分堂皇,国家博物馆五个展厅“90画展”十分精彩。
1953年,他带着全家来到北京,进入中央美术学院执教。后来的各种政治运动他都经过了,批判也批判过,斗也斗过,被红卫兵毒打过。人们的身心都在被改造、被扭曲着,而黄永玉那艺术家的性情依然故我,照样该玩猎枪玩猎枪、该养狗养狗、该养猴养猴、该听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