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3道题,约7330个字。
第二单元单元检测题
(总分:120分时间:9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24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佃农(tiàn) 妯娌(zhóu)
勉强(qiǎng) 调料(tiáo)
B.凹凼(dàng) 尴尬(gà)
门槛(kǎn) 骷髅(kū)
C.琢磨(zhuó) 绚丽(xuàn)
匿迹(nì) 无垠(xiàn)
D.取缔(dì) 凑合(còu)
荒僻(bì) 滞笨(zhì)
2.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2分)
A.私塾瞒着漫长和蔼
B.骚动凝集惶恐毛坯
C.遗憾概念复盖恐怖
D.祖籍迁徙溺死衙门
3.下列各句中没有结合语境解释加点词语的一项是()(2分)
A.我的祖父是一个中国标本式的农民。(最具有中国农民勤劳质朴等共同特点的农民。)
B.竹棒后蹒跚着一个长长的、长长的人影。(指艰难而缓慢地、摇摇晃晃地行走。)
C.邓稼先他们含辛茹苦地工作到1959年,就把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的理论计算的轮廓勾画出来了。(指经受了艰辛困苦。)
D.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指劳动农民对本阶级简单的同情。)
4.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邓稼先说:“啊,研制原子弹!我能行吗”?
B.祖籍广东韶关,在“湖广填四川”时迁移四川仪陇县马鞍场。
C.老师要求此次作文的题目里含有“秋”字,如“秋风”“中秋”……等。
D.读了“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我感受到人生使命是那样庄重而迫切。
5.下面的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A.回忆录是追忆本人或他人过去生活经历和社会活动的一种文体,它具有文献的价值。
B.《回忆我的母亲》是一篇抒情散文,也是一篇回忆录。
C.《我的老师》作者是美国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
D.《老王》体现了作者“人是生而平等的,各人境遇不同,甚至差别很大,不过是幸运与不幸造成的差别”的观点。
6.名著阅读。(5分)
透过玻璃窗上的霜花可以看见,染坊的屋顶在燃烧……
外祖父、格里戈里、舅舅的叫喊声,大火燃烧的破裂声,震耳欲聋。外祖母的行动令人心惊胆战,她头顶着一只空袋子,身上裹着盖马用的被子,冲进烈火之中,不停地喊道:“快抢出硫酸盐,笨蛋们!硫酸盐会爆炸的……”
“格里戈里,拦住她!”外祖父发疯地狂叫着,“哎呀,这下她非死不可……”但是外祖母突然出现了,全身冒着烟,摇着头,弯着腰,用伸直的双手抱着水桶大小的一瓶硫酸盐。
…………
外祖母一把把瓶子塞进雪堆里,冲向大门。
她在院子里来回奔忙,哪儿有事就及时赶到哪儿,去指挥所有的人,查看每一个地方。
(1)选文出自俄国(苏联)作家的作品《》。(2分)
(2)选文表现了外祖母什么性格?(3分)
7.口语交际。(4分)
初中生活像一本日记,每一页都留有我成长的足迹;它又像一首曲子,每一个小节都跳动着我青春的音符;它还像一串珍珠项链,每一颗珠粒都有一个美丽的回忆。不同的人,对初中生活会有着不同的理解,不同的年代,初中生活也会有所不同。在我们的老师眼里,他们的初中生活又是什么样的呢?
作为一名小记者,围绕这个话题,请你设计几个问题提问你的老师。(至少提出两个)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