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6020字。

  (时间150分钟   总分150分)
  姓名                                                 分数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但其主导风格是“沉郁顿挫”,正好和王安石讲李白诗风格的“豪放飘逸”相对应。“沉郁顿挫”见于天宝十三载(754年)杜甫的《进雕赋表》,他说:“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跋及也。 ”这里提出的“沉郁顿挫”并未引起时人的关注。
  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飘逸”和“沉郁”对举评李、杜诗,“飘逸”一词不是专指内容或专指形式的,而是指特定的内容通过一定的形式呈现出的风格特征,那么和“飘逸”对应的“沉郁”就不只是内容问题了。而将“沉郁顿挫”结合起来评杜诗的是清代贺裳《载酒园诗话又编•李白》,其云:“太白胸怀高旷,有置身云汉、糠秕六 合意,不屑为体物之言,其言如风卷云舒,无可踪迹。子美思深力大,善于随事体察,其言如水归墟,靡坎不盈。两公之才,非惟不能兼,实亦不可兼也。杜自称‘沉郁顿挫’,谓李‘飞扬跋扈’,二语最善形容。”这是借用杜甫成句。而将“沉郁顿挫”作为评论杜诗的诗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20.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时至今日,“沉郁”与“顿挫”也没有分得很清楚,但并不影响“沉郁顿挫”成为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
  B.王安石在使用“豪放飘逸”评价李白诗风格的同时,借用与之相对应的“沉郁顿挫”来评价杜甫的诗风。
  C.清代的几位诗词评论家喜欢以“沉郁顿挫”评杜甫诗,但最终也没能把“沉郁顿挫”的具体内容界定到位。
  D.因为评论者所处的时代不同以及评论时的视角各异,所以作家的创作风格具有不稳定性与多样性。
  【答案】C
  【解析】
  放飘逸’”,他并没有评价杜甫。D项,强加因果,前后句之间不能构成因果关系。
  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12分)
  毛泽东传•序曲
  【美】罗斯•特里尔
  黑发分头下温和的面容,敦柔的双手,透人肺腑的目光,使首脑持重的如轮大耳,在没有皱纹、宽阔而苍白的脸上,尤显突出的额下的黑痣。“一位典型的中国大人物,”一位认识他和其他中国领导人的缅甸人评论道,“他清秀不似周恩来,但是慈祥宽厚。”
  年逾82岁以后,毛泽东的外貌稍有改变,但并不多。只是青年时看上去略显焦虑。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