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7小题,约7640字。答案扫描。

  江苏省苏锡常镇四市2017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二)语文试题
  2017年5月
  注意: 本试卷共6 页,19 小题,满分160 分。考试时间150 分钟。请按照题号将答案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将答案直接书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一个虎口没能脱险的人间惨剧,  ▲  了整个春节期间的舆论场.好多人指责逃票翻入虎园的游客   ▲    ,这没毛病.只不过,世间的各种不堪与罪恶中,逃票实在   ▲   ,怎么就让一众旁观者咬牙切齿呢?
  A.贯穿   责无旁贷   无足轻重
  B.贯注   咎由自取   无足轻重
  C.贯注   责无旁贷   微不足道
  D.贯穿   咎由自取   微不足道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专家提醒市民,夏季健身体能消耗大,锻炼能否达到健身的目的,关键在于运动项目适宜、运动强度适当、运动时间合理。
  B.从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里发现汉语之美、文章之美、人性之美以及自然之美的能力,不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需要长期的培育。
  C.福岛核电站看不到头的灾难背后,是日本核能行业数十年来伪造安全报告、隐瞒死亡事故和对地震危险性估计不足造成的。
  D.曹聚仁的《鲁迅评传》 颇具见识,虽史料不足,但许多专家认为,“评传”无须对此要求太多,堪称迄今写得最好的鲁迅传记。
  3.下列诗句中,没有使用比拟手法的一项是(3分)
  A.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B.紫艳半开篱菊静,红衣落尽渚莲愁。
  C.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D.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  ,▲ ,▲ 。▲ ,▲ ,▲ 。
  ① 作为中国人特有的时间知识体系
  ② 是中华民族文化认同的重要载体
  ③ 以观察该区域的天象、气温、降水和物候的时序变化为基准
  ④ 作为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的时间指南逐步为全国各地所采用
  ⑤ “二十四节气”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准则
  ⑥ “二十四节气”形成于中国黄河流域
  A.① ⑤ ② ⑥ ③ ④ B.① ⑥ ③ ④ ⑤ ②
  C.⑥ ③ ④ ① ⑤ ② D.⑥ ④ ② ⑤ ③ ①
  5.下列说法,不符合材料意思的一项是(3分)
  国内的书店为何无法在专业阅读与公共阅读之间作出区分?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专业研究者往往不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更不愿投入到公共写作中去,而政府与社会对于公共文化从业者的压制与吝啬,也使得公共文化雪上加霜,反倒成为一种奢侈消费。要么去听于丹,要么只能硬着头皮去读章太炎的国学.显然,这是一种深刻的公共智识危机,它不仅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而且加剧了知识鸿沟,它让专业研究者越来越远离公共的知识需求市场,并且多少还有一些带着孤傲的自鸣得意;另一方面,“无良书商”攒集着各种不可靠的鸡汤知识读本,获取丰厚的利润.
  A.要消除知识鸿沟必须充分重视公共文化的培育。
  B.当前图书市场出版物品种单一限制了国人的阅读乐趣。
  C.专业研究者应担负为公众提供适合的公共阅读产品的责任。
  D.“无良书商”追求丰厚的利润使公众的阅读成为奢侈消费。
  二、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9 题。
  奇零草① 序
  [清]姜宸英
  予得此于定海,命谢子大周钞别本以归,凡五、七言近体若干首,今久失之矣,聊忆其大概,为之序以藏之。
  呜呼!天地晦冥,风霾昼塞,山河失序,而沉星殒气于穷荒绝岛之间,犹能时出其光焰,以为有目者之悲喜而幸睹。虽其揜抑于一时,然要以俟之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