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22道题,约6080个字,答案是扫描的。
江西省2017届九年级第六次大联考
语文试卷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一、语言知识及其运用(10分)
1.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胆怯(què)震摄恃才放旷(shì) 引颈受戮
B.牟取(móu)松弛根深蒂固(dì)重蹈覆辙
C.炽痛(chì) 狼藉鳞次栉比(jié)眼花潦乱
D.逮捕(dǎi)嗔视面面相觑(qù)义愤填鹰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长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如“秋水共长天一色”,是浑然一体的大美之合。
B.两名航天员正有条不紊地连接航天服通信头戴、通风软管、供氧软管、生理信号测试盒插头,打开服装主风机。
C.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令人回想那段苦难与辉煌的岁月,追念长征途中可歌可泣的往事。
D.中学生读书要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样既可以学会寻章摘句,积累一些好词佳句,也可以对精彩段落进行分析,从而提高表达和鉴赏能力。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食品是否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
B.集体资产是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主要财产,是农村农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
C.到2016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达12.4万公里,其中高速铁路大约2.2万公里以上。
D.以共建“一带一路”为标志,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迈入打造利益共同体、谋求共同发展。
4.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座美丽的小城。
②城中有一条小河流过,河水清澈见底。
③到了扎兰屯,原始森林的气氛就消失了。
④白砖绿瓦的屋舍悠然地倒映在水中。
⑤走出小城,郊外风景优美,绿色的丘陵上长满了柞树。
⑥丛生的柳树散布在山丘脚下。
A.③①②④⑤⑥B.③④①⑤②⑥C.⑤②①③④⑥D.⑤④③⑥②①
5.下列各项中原句与改句意思发生了明显变化的一项是( )(2分)
A.原句:占领校园的“95后”们,已经开始进入属于自己的时代。
改句:占领校园的“95后”们,不是已经开始进入属于自己的时代了吗?
B.原句: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
改句:国家要有前途,民族要有希望,青年一代就必须有理想、有担当。
C.原句:“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面对充满希望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说。
改句:面对充满希望的2017年,习近平总书记说:“大家撸起袖子加油干。”
D.原句:与其纠结于中西方节日孰优孰劣,不如让节日回归本来意义,发掘节日的文化内涵。
改句:不是纠结于中西方节日孰优孰劣,就是让节日回归本来意义,发掘节日的文化内涵。
二、古诗文阅读与积累(24分)
(一)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6-7题。(4分)
宿山寺
贾岛
众岫①耸寒色,精庐②向此分。
流星③透疏木,走月逆行云。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一僧年八十,世事未曾闻。
【注释】①众岫(xiù):群山。岫,山,峰峦。②精庐:小小的佛寺。③流星:不是一般意义上一闪而过的流星。这里的“流星”的用法对应后句的“走月”。
6.下列对诗的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首联从视觉形象写起,运用水墨画技法,勾画出山寺孤峙高寒的特点。
B.颔联具体描绘了夜空天体运行的景观。
C.颈联从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转入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为后文写寺中高僧做铺垫。
D.尾联写寺中有一位八十岁高僧,虽然久经春秋,却一直与世无争。
7.下列对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诗中的“耸”字用得极为传神,表现出山高、峰挺的特点。
B.“逆”字写出了月亮之侧云朵漂移,云行而反似月走,云与月看似逆向而行的画面。
C.诗中“绝顶”“高松”二句,展现了具有象征意味的僧人的生活环境。
D.诗中以“众岫”之寒,流星之烁,仙鹤之“不群”,老僧之寿,衬托出山寺的孤峙高寒,清幽静寂,“世事未曾闻”说明老僧长居高山之巅,孤陋寡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