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43900个字。

  北京市2017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资料:说明文阅读专题
  复习清单
  1.整体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把握文章的中心。
  2.理解文章段落之间的关系,理清文章思路。
  3.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4.对文章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结合材料对相关问题进行探究。
  5.了解叙述、描写、说明等表达方式在文章中的作用。
  6.阅读说明性文章,能获取主要信息,归纳内容要点,形成自己的初步认识;阅读科技作品,能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
  真题回放
  【例1】(2008•北京)阅读《小品建筑》,完成题目。(共9分)
  小品建筑
  ①小品,是一种文体的名称,凡属随笔、杂感、散文一类的小文章统称为小品。“小品建筑”是借用文体“小品”之名,专指那些小而简的建筑。
  ②中国古代建筑与世界其他地区的古代建筑相比,有它鲜明的特点:除了以木构架为主要的结构体系以外,建筑的群体性也是重要特点之一。中国古代建筑的群体性表现为一个建筑往往是由许多单幢建筑组合而成的,从老百姓的住宅到皇帝宫殿莫不如此。明清两代紫禁城中的太和殿,作为当时地位最重要、规模最大的建筑也就是一幢平面为长方形、内部也没有分割的单层大殿。然而,就是这些简单的单幢建筑组合成紫禁城这个建筑群体。
  ③这些建筑群体除了有连成一体的殿堂、廊屋、门楼等,还有不少形形色色的相对独立的小建筑与之相配。例如,一座宫殿、一组寺院或者坛庙,甚至大型的住宅,人们都可以看到在建筑群的最外面往往竖立着牌楼;在建筑群大门的前面立有华表、石狮子;在建筑群的主要殿堂前面排列着香炉、日晷①以及龟、鹤等兽像。人们熟悉的天安门是明清两代皇城的大门,九开间的大殿坐落在高大的城台之上。它的形体已经够宏伟的了,但是还不够,在天安门前金水河上有几座金水桥,在桥的左右两边又各安放了一尊石雕狮子和一根华表。正是这威武的狮子、高耸的华表,装点了这座气势恢宏的皇城大门。可见,这些小品建筑在整个建筑群中虽然不是主要部分,但确实起着重要的作用。
  ④自然,所谓小品建筑,只是相对大建筑而言,二者之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例如,在重要建筑群中,作为标态的牌楼应属小品。而一般建筑群的一些院门虽然形体并不大,也有一定的装饰作用,但是,因为这类院门都附在院墙上,并非独立存在,所以不属于小品建筑。中国古代众多的小品建筑都有着特殊的形态和特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我国古代建筑发展中也是相当有成就的。
  (有删改)
  【注】①日晷(ɡuǐ):古代一种利用太阳投射的影子来测定时刻的装置。
  选文说明:《小品建筑》的试题可以说是说明文阅读试题命制的成功范例。因此,从2009—2016年,在《考试说明》说明文阅读部分参考样题不断更换的情况下,它却一直出现在参考样题之中,具有典型性。
  1.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有什么作用?(2分)


  【答案】说明“小品建筑”名称的由来。
  【试题解析】此题考查感知整体、形成解释的能力。它从文段写法的角度加以设问,要求准确地答出“写”的“作用”,而不是段落的内容。题目不仅考查了对文章开头写法的理解,也考查了学生推理判断的思维能力。
  【解题指导】解答此题,要整体感知文章第①段的内容。第①段有两个句子。本题是在第1句话上设问,根据第2句话的语义作答。题干中第一个分句“文章开头从一种文体的名称‘小品’写起”就是对文中第1句话的说明。文中第2句话明确地说明了“小品建筑”的名称是借用了“小品”的名字,具体表现出了第1句在写法上的作用。回答本题,不仅要正确理解第2句说明内容的基本信息,还要清楚句间的逻辑关系。
  2.第②段的说明层次是:先说明(不超过20个字),
  再说明(不超过10个字),最后(不超过15个字)。(3分)
  【答案】“群体性”是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之一“群体性”的内涵以太和殿为例作具体说明
  【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获取信息和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获取信息能力包括筛选信息、提取信息和整合信息的能力。题干中已明确了筛选的内容,筛选前必须要准确划分层次,然后简洁准确地概括出层次内容。
  【解题指导】首先需要整体把握语段内容,理清语段层次,准确提取信息;其次要用准确的语言把提取出的信息进行重新整合。第②段共4句话,是说明中国古代建筑“群体性”特征。题干明确地说明本段分为三个层次。第1句话是第一层,第2句话是第二层,第3、4句话是第三层。本题作答的关键是如何准确地筛选与概括语句中的重要信息。
  3.阅读下面介绍“宁寿宫”的材料,借助文章中的相关知识,说出“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为什么?(4分)
  【链接材料】北京紫禁城内的宁寿宫,是清代乾隆皇帝准备退位后当太上皇时居住和使用的。这是一组有相当规模的宫殿建筑群。这些建筑的布置很注意显示皇家气魄。主建筑宁寿宫建于单层石台基之上,与皇极殿相接。宁寿宫建筑群的入口是面向南的皇极门,皇极门气宇轩昂。皇极门的南面,立着一座很长的影壁,影壁上有九条用琉璃烧制的巨龙,这就是有名的“九龙壁”。


  【答案】(示例)“九龙壁”属于小品建筑。它是“宁寿宫”中的一个独立的,但又与整个建筑群相配的小建筑。它起到装点“宁寿宫”的作用。
  【试题解析】这道题考查的是形成解释的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考查对【链接材料】的理解与把握,检验学生是否真正读懂了文本,能否用文本知识解决【链接材料】中所涉及的问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不但读懂文章,而且还会运用从文本中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学以致用,体现了语文学习实践性的特点。
  【解题指导】第一步,读懂文本,找准信息区域,根据题干的具体要求,准确提取信息。信息区域集中在文本的第③段。第③段可分为两层,第一层从开头到“鹤等兽像”。说明小品建筑“独立”“相配”的特点;第二层说明小品建筑“装点”的特点。第二步,阅读【链接材料】,看清“宁寿宫”中哪一个建筑属于“小品建筑”。回答这一问题要以“小品建筑”的三个特点为依据,判断“皇极殿”“皇极门”“九龙壁”哪一个属于“小品建筑”。第三步,依据“小品建筑”的三个特点,组织好语言,说清理由。
  【例2】(2014•北京)阅读《宜居城市》,完成题目。(共11分)
  宜居城市
  ①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优美的环境。一座适宜居住的城市,会让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一些国际组织经常举办评选宜居城市的活动,评选出来的宜居城市各具特色。
  ②一般来说,宜居城市应该具备这样一些共同特点。
  ③首先,宜居城市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加拿大的重要港口城市多伦多,被人们认为是最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这里一年四季风景如画:春天花木欣欣向荣,夏季海滩阳光灿烂,深秋树木艳丽多彩,冬日冰雪充满神奇。法国南部的小镇普罗旺斯,蓝天澄澈,空气新鲜。每到七八月间,紫色的薰衣草装饰着翠绿的山谷,浓郁的芳香沁人心脾,整个小镇充满了浪漫的气息。一座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的城市,可以让居住在这里的人们,每时每刻都享受着大自然带来的温馨和惬意。
  ④其次,宜居城市具有合理的城市规划。奥地利首都维也纳位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维也纳老城保存着大量巴洛克式、哥特式、罗马式建筑,这些建筑内部的卫生设备、供水、供暖、排污系统等都在不断地更新改建,但其外部却始终保持原样。虽然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那些被破坏的建筑也仍然按照原样进行修复或重建。维也纳的新建筑则集中在老城之外,现代气息浓厚。这样的规划,使这座城市兼具古典与现代气质。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有“北方威尼斯”之称,是一个地少人稠的城市。但是,与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喧嚣和拥挤不同,阿姆斯特丹的城市交通网覆盖面广,发达高效,人们出行方便快捷。,这样的城市,为居住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