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共15张,学案约1870字。仔细研读,设置科学,答题规范,制作朴实简洁。适宜于新授课。
《鹊踏枝(谁道闲情抛弃久)》活动单
制作: 天蓝峰高
学习目标:
一、理解作品思想感情; 二、掌握作品表现手法。
学习过程:
鹊踏枝
冯延巳
谁道闲情抛弃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不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
一、知人论世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出色的词人。广陵(今扬州)人。深得李璟信任,并曾两度为相。作为词人,他虽受花间词影响,多写男女离别相思之情,但词风不像花间词那样浓艳雕琢而以清丽多彩和委婉情深为其特色,有时感伤气息较浓,形成一种哀伤美。其词集名《阳春集》。
冯延巳是南唐中主时的宰相。身处内忧外患的南唐小朝廷,不免时时感受到一种末世的思绪,这种情绪渗透到他的词中,就带有一种不可言明、难以确指的感情,给人造成多方面的联想与启示。
二、感知大意
谁说平日闲散久了抛弃心中那份惆怅?等到春来之时,还是一样的满腹惆怅.日复一日的赏花,对花饮酒成病,不敢看镜里的消瘦。
河堤上柔细的柳枝轻拂过河畔上杂乱的小草,是为何而添加了新的惆怅,什么事岁岁年年都有呢?独立小桥之上,风灌满袖,密林里的新月在人回家后升起,
三、文本探究
1. 首句“谁道闲情抛弃久”在词中有何作用?其中“闲情”包含哪些内容?
运用反问句,
表现了在情感方面长期欲抛而不得的一种盘旋郁结的挣扎的痛苦。
奠定了全词的感情基调。
“闲情”包含伤春之愁、迟暮之愁、家国之愁。
2. 简析“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二句的表达效果。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