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考纲高三冲刺阶段的作文训练<br>
<br>
<br>
高三冲刺阶段的作文训练应该搞,这是无庸置疑的。但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使高三作文后期训练的成效更为明显,却是一个令人头疼的问题。<br>
这里首先应该明确的是高三冲刺阶段作文训练的原则是什么,基于高三冲刺阶段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这些原则应该是:<br>
1、在平时的训练中,以“关注现实、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人文精神作为最后阶段的指导思想,摒弃一切花拳绣腿,使高三冲刺阶段作文训练的实战演练在平实、规范的基调下返璞归真。具体地说就是在叙述的脉络清晰,婉曲有致,峰回路转、描写的生动形象,细节传神,意蕴深远、议论的思维缜密,论据充足(材料丰富),论证(推理)严密、介绍的条理清晰,特征鲜明、抒情的感情真挚,情景交融上下工夫。因为无论高考的命题如何变化,考查学生基本功的宗旨不会改变。所以,训练的目的应明确定位在“现实、平实、规范”上。<br>
2、立足于作文的“基础等级”,着眼于如何使处于基础等级的作文升格为“发展等级”。并把“人人的文章都有点特色”作为学生的追求,使其成为“展示个性才华的模板”。<br>
2002年版《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和2003年考纲“写作”的有关要求的变化具有十分强烈的导向功能。尽管只是一种“微调”,“结构精巧”改为“结构新巧”,由“精”而“新”以及两处表达次序的调整,由“中心明确,内容充实”和“结构完整,语言通畅”调整为“内容充实,中心明确”和“语言通畅,结构完整”。然而,对于这些细微的变化,我们绝不可掉以轻心,而应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br>
一 是将高三冲刺阶段的作文训练和丰富多采的现实的结合起来,鼓励考生以开放、容纳和宽容的心态来对待现实生活中的热点、焦点、难点和冰点问题 比如考古发现、国际反恐、美伊对峙、朝鲜核武器问题、粮食问题、我国的水荒和水危机、就业前景、爱滋病、吸毒问题、人类基因图谱、我国的GDP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问题、环境污染、“暖冬”和“冷冬”等等,真可谓宇宙之大,苍蝇之微皆可入题。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把目光聚焦在学生视野内的人、事、景、情、言、理上,培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于惯常的生活场景中提纯美的向上向高的追求真善美的道德素养、体察苦难、品味人生的悲天悯人的人文情怀。<br>
二、将学生的视野引向浩如烟海的文学典籍,以便培养学生的文学底蕴 在有限的时间内,《读者》《青年文摘》《科学博览》等文摘类的报刊,也应该是一个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