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道小题,约14010字。
安庆一中2017届高三年级第三次模拟考试
语文试卷
注意事项:
①本试卷分为两卷,第I卷阅读题70分,第II卷表达题80分,共150分。考试时间为
150分钟。
②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 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生态伦理方面,儒家不仅提出了‚取予有度‛的责任律令,还提出了‚用之有节‛的行为规范,从而确立了节用的道德责任。儒家并没有系统创建过节用责任伦理学说,但是从两方面阐发了相关理念。
一方面是为政之道的节用责任伦理。谈到治国方针时,孔子指出:‚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朱熹在《论语集注》把这段话理解为敬事、信任、节用、爱人和使民以时‚五者‛,但他同时又引证《周易》经文‚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加以解释说:‚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显然依照《周易》的论说,孔子的话讲的理应是三层意思,而不是朱熹所说的‚五者‛。孔子的思想所要表达的正是因民信而敬事、因爱人而节用,前后构成因果关系。虽然孔子这里讲述的是治理诸侯国的行为原则,而不是直接针对天人关系的生态伦理,但是,如朱熹所言,侈用必伤财,而伤财必浪费自然资源;而且,奢侈消费必定害民,必定与民争利,与民争利又必定驱使民众获取自然资源。
无独有偶,孟子同样立足于民本与王道,一再倡导节制的责任要求。他说:‚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尽管孟子旨在提倡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却暗含着生态伦理的指向。这是因为,做到恭俭和有制,不但自己可以节省财物,减少向自然的索取,不致奢侈贪婪,而且不会向百姓横征暴敛,从而缓解民众的生存欲求与自然界资源之间的紧张关系。在论述富国之道时,荀子围绕人与物的生态问题做了更为明确、较为系统的阐发。基于‚欲恶同物,欲多而物寡,寡则必争矣‛的现实,荀子认为要保持自然资源和人类社会的协调发展,就必须节用裕民,开源节流。
另一方面是为人之道的节用责任伦理。荀子的节俭观点更为鲜明,也更为直接,在如何对待天人关系、力命关系问题上,他凸显了人的主体能动作用和责任担当意识,他说:‚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荀子是想告诉我们,人类即便在一定程度上要‚靠天吃饭‛,如果夯实农业这一根本,注意精耕细作,同时又力行节约、适度消费,就是有时无情的自然之天也不能使人陷入贫困境地。由此可见,强化生态责任观念,克制个人的不当欲望,追求一种俭朴生活方式,是实现天人和谐的伦理根基。
中国古代,思想家也好,普通民众也好,强调节俭、节用、节约主观动机上更多的可能是因为资源的短缺、生活的贫困而做出的无奈、被动的选择,也许还包含着维持社会生态平衡的责任考量。但是,应当肯定,他们所持守的节用责任伦理客观上有助于培养当今为人们提倡的绿色消费观念、绿色消费习惯,有助于促进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必要的生态张力。
(摘自涂可国《用之有节》,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儒家在生态伦理方面确立了“取予有度”“用之有节”的节用的道德责任,但没有系统
创建节用责任伦理学说。
B.作者认为《周易》所说“节以制度,不伤财,不害民”是指奢侈必定伤财,伤财必定害
民,所以先爱民才会节用。
C.孔子在治国方针里谈到“节用而爱人”,因为爱民而节用,“爱民”与“节用”为因果
关系;朱熹将二者理解为并列关系。
D.孔子的节用思想原本讲述的是治理诸侯国的行为原则,不是直接针对生态而言,但是这 一思想暗含天人关系的生态伦理。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贤君必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是孟子的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但在节用角度与孔子
有相近之处,都是提倡节制的责任要求。
B.孟子的民本理念虽是立足于民本与王道,但其恭俭与有制的执政理念提倡减少向自然与
百姓的索取,同样暗含着生态伦理的指向。
C.荀子认为,在欲多物少的现实面前,节用裕民,开源节流,有利于保持自然资源和人类
社会的协调发展,这已是自觉的生态意识。
D.孔子、孟子、荀子三者在为政之道的节用伦理上都主张“用之有节”,而在人与物的生
态问题上,荀子的阐述更为明确和直接。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论证荀子对待天人关系、力命关系时,文章概括出荀子对人的主体能动作用和责任担
当意识的肯定,然后引用荀子的原文佐证。
B.荀子认为,人类即便在一定程度上要“靠天吃饭”,如果能够夯实农业,努力耕作并用
之有节,即使遭遇天灾,也不至于陷入贫困境地。
C.文章认为,中国古人强调节用,包含有维持社会生态平衡的责任考量,但是迫于客观现
实的无奈而不得不被动选择的可能性更大。
D.儒家所持守的节用责任伦理虽然是为政之道,但在客观上有助于培养当今人们的绿色消
费观念,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以新的方式参与中国篮球
——访中国篮协换届会议筹备组组长姚明
薛 原
36岁的姚明,正迎来篮球生涯的又一次转型。
中国篮协换届会议筹备组组长与其说是一个‚头衔‛,不如说是一份责任——一份从未有过的重大责任。如姚明自己所言,他正‚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参与中国篮球事业的发展‛。
15年前的秋天,姚明飞往美国征战NBA(美国男篮职业联赛),开创了属于他自己的‚大场面‛。6年前的夏天,姚明在家乡上海宣布退役,成为上海大鲨鱼俱乐部的投资人,以新的身份拥抱篮球。这个冬天,他接过了一面新的旗帜,为中国篮球去开创一个更美好的春天。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