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13990字。

  炎德•英才大联考长沙市一中2017届高三月考试卷(九)
  语文
  命题人:欧鹏举  成特立  蓝黄   审题人:周玉龙   黎奕娜
  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时量150分钟-满分150分。
  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现代儒学的困境
  自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社会在西方势力冲击之下开始了一个长期而全面的解体过程。由于社会解体的长期性和全面性,儒学所面临的困境也是空前的。
  为什么儒学的困境和社会解体的程度有这样密切的关系呢?这首先要从儒学的性质说起。儒学不只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全面安排人间秩序思思想系统,从一个人自生至死的整个历程,到家、国、天下的构成,都在儒学的范畴之内内。在两千多年中,通过政治、社会、经济、教育种种制度的建立,儒学已一步步进入国人的日常生活每一角落。儒学决不能限于历代儒学经典中的教义,而必须包括受儒家教义影响而形成的生活方式,特别是制度化的生活方武。
  19世纪中叶以来,传传统的制度开始崩溃。在全面社会解体的过程中,政治制度是最早崩溃的一角,紧接着便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全面动摇。从戊戌政变到“五四”不过二十年,但这二十年间中国传统制度全面瓦解己表面化。从家族婚姻、乡里、学校各种制度到风俗习惯,其中已没有任何一部分是可以站得住的了。“五四”全面反传统的运动便是在这种形势下逼出来的。“五四”又号称“新文化运动”,其实所谓“新文化”即是西方文化,而以“民主”与“科学”为其主要内容。儒学则在这一运动中首当其冲,成为反传统的最主要对象。
  儒学和制度之间的联系中断了,制度化的儒学已经死亡了。儒学将从此成为“游魂”呢,还是要 “借尸还魂”?
  传统儒学的特色在于它全面安排人间秩序,因此只有通过制度化才能落实。没有社会实践的懦学似乎是难以想象的。即使在道德领域内,儒学的真正试金石也只能是在实践中所造就的人格,即古人所说的“气象”或“风范”。如果儒学仅仅是发展出一套崭新而有说服力的道德推理,足以与西方最高明的道德哲学抗衡,然而这套推理并不能造就一个活生生的人格典范.那么这套东西究竟还算不算儒学恐怕总不能说不是一个问题。
  在传统时代,到处都可以是儒家“讲学”之地,不必限于书院、私塾、明伦堂之类地方,连朝廷之上都可能有经筵讲座。今天的儒学似乎只能在大学哲学系中存身,而且也不是每一个哲学系中都有儒学。此外当然还可能有一些零星的儒学社群,但也往往要依附在大学制度之中,那么是不是儒学的前途即寄托在大学讲堂和少数学人的讲论之间?这样的儒学其可能的最高成就是什么?是不是即在于通过西方的思辨方式而最后可取得与西方的哲学界、宗教界平等对话的资格?在学术上,传统的儒学是博雅与通识兼顾而尤其重视会通,今天面对西方学术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儒学是不是还能保持这个理想?或者必须有所选择甚至竞走专业化的道路?如果走选择的路,取舍的标准是什么?
  如果儒学不甘仅为“游魂”而仍想“借尸还魂”,那么何处去找这个“尸”呢? 以“家”为“尸”吗?今天是小家庭制度,孝悌将如何安顿?更如何应付愈来愈显著的个人主义的趋势?以“国”为“尸”吗?今天中国人所追的是“民主”,这恰恰不是儒学最见精彩之所在。
  我希望这篇急就章能够激起大家严肃讨论的兴趣,或进一步的思考。思考是脱出困境的始点。
  (选自余英时文集《中国情怀》,有删改)
  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
  A.儒学之所以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是因为自19世纪中叶开始的社会解体的长期性和全面性。
  B.从戊戌政变到“五四”,不过二十年,从政治制度到一切社会制度,都逐渐瓦解,且呈表面化。
  C.道德推理即使崭新且具有说服力,但若不能造就活生生的人格典范,也难以算是真正的儒学。
  D.儒学不只限于历代儒学经典中,还包括受儒家教义影响而形成的生活方式,即制度化的生活方式。
  l.D(“即制度化的生活方式”错,原文第2段末中是“特别是制度化的生活方式”,二者属包舍关系,非同一关系。)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现代儒学的困境”之表现的一项是    (    )
  A.儒学的发展和社会制度息息相关,而现代儒学和制度之间的联系已中断,失去了立足和发展的土壤。
  B.传统儒学兼顾博雅和通识,尤其重视会通,面对西方学术越来越专业化的趋势,发展方向迷茫。
  C.即使只凭借大学讲堂和零星的儒学社群,现代儒学也可以通过西方的思辨方式取得与西方哲学界和宗教界平等对话的资格。
  D.在小家庭制度盛行、个人主义趋势越来越显著、中国人追求民主的现代,现代儒学难以安顿和发挥作用。   
  2.C(“也可以”错,且不属于“现代儒学的困境”的表现。)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项是    (    )
  A.“新文化运动”是主张学习西方文化、全面反传统的运动。因为传统即儒学,所以儒学在这次运动中首当其冲。   
  B.传统儒学的特色在于它全面安排人间秩序,所以,如果不通过制度化,儒学就无法得到落实。
  C.和传统儒学“讲学”之地广阔多样相比,现代儒学相对狭窄单一。于是,作者对现代儒学的发展前景表示担忧。
  D.文末交代了创作目的,即想激发大家严肃讨论的兴趣或进一步的思考。因为只有思考,才有可能让现代儒学摆脱困境。
  3.A(“传统即儒学”表述不当,原文中是“儒学……成为反传统的最主要的对象”。)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始举进士,除大理评事,出知建昌县。以父母皆老,辞不就。后数年,亲继亡。久之,赴调,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盗惊服。徙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