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题,约7710字。

  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学情
  高一语文 试题
  —、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一部《水浒传》,▲ 近百万言。作者却并不因为是写长篇就滥用笔墨。譬如“武松打虎”那一段,作者写景阳冈上的山神庙,着“败落”二字,便▲点染出景象。待武松走上冈子时,又这样写到:“回头看这日色时,渐渐地坠下去了。”金圣叹读到这里,不由得写了这么一句:“我当此时,便没虎来也要大哭。”
  A. 林林总总  渲染  毛骨悚然   B.洋洋洒洒  点染  毛骨悚然
  C. 林林总总  点染   心惊胆战  D. 洋洋洒洒  渲染  心惊胆战
  2.下列诗句中,没有运用比喻手法的一项是(3 分)(▲)
  A.独怜京国人南窜, 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B.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C.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D.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组是 (3分) (▲)
  A.上港集团为球队聘请了瑞典教练埃里克松,在短短一年内就凭借丰富的经验把上港对打造成了一支中超强队,为上港集团争得了不少荣誉。
  B.作为现代文化革命的主将,鲁迅先生的内心既坚硬如铁又容清似水,他的一生,就是
  “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真实写照。
  C.文化情感类节目《朗读者》每周一个主题词,嘉宾围绕主题词分享人生故事,朗读一段曾经打动自己,激励自己甚至改变自己的文字。
  D.“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这两句词,何以具有不朽的艺术魅力?原因之一,是缘于它在读者心中营造了一种“甜美的忧郁”的境界。
  4.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经典的意义,首先在于它是一个智慧的对话者。▲ 、▲。▲ 、▲ 、▲ 。我读经典,一直有个卑微的念头,希望自己的心智能够配得上经典。
  ①在我看来,经典首先是一个对话者。
  ②人们常把经典比作 “教科书”
  ③你是个什么样的人,便会遇到什么样的人
  ④它的价值与意义,取决于与之对话的那个对话者
  ⑤你遇到了什么样的人,你便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A. ①④②③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④⑤③   D.③⑤④②①
  5.下面四个选项中,最接近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
  坚信一首诗的沉默比所有的扩音器加起来更清晰,比机枪的口才野炮的雄辩更持久。坚信文字的冰库能冷藏最烫的激情最新鲜的想象。时间,你带得走歌者带不走歌。( 节选自余光中《青青边愁》)
  A.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B.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C.屈平词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  D.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可以怨。
  二、文言知识积累与阅读(21分)
  6. 下列括号中对句中加点间的解释,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善 (欣喜,叹羡)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休   谛戍之众,非抗 (抵御,抵抗)于九国之师也
  厚赏不行,重罚不用,而民自治(太平,安定)直前诟虏帅失信,数(列举罪状)吕师孟叔侄为逆
  C.以父母之通体行殆(危险),而死有余责 矫作 (假托,诈称)诏纷出,钩党之捕遍于天下
  人君当(主持,担当)神器之重,居域中之大   相如虽驽(怯懦), 独 (岂,难边)畏廉将军哉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