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共22小题,约9730字。

  台州市2017年初中毕业学业水平适应性测试
  语文
  整理制作:青峰弦月工作室
  亲爱的考生:
  欢迎参加考试!请你认真审题,仔细答题,发挥最佳水平。答题时,请注意以下几点:
  1.全卷共6页,22小题。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5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答题前,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
  4.要求书写规范、工整,保持卷面整洁。
  一、语文知识积累(27分)
  1.阅读下面语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一江山岛和大陈岛是海上红色(lǚ)  (1)  游圣地。游客在追忆历史,(miǎn)  (2)  怀先烈之余,或荡一艘小船,悠闲垂钓;或驾一叶帆板,海上逐浪:或(màn)  (3)  步沙滩,嬉水拾贝;或游历渔村,问俗探(yōu)  (4)  ,享受着生活的美好安宁。
  2.古诗文名句默写。  (10分)
  于古典诗文中,我们静听自然,拂拭心尘。读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乱花渐欲迷人眼,   (1)   ”,我们感知春花的灿然夺目;诵许浑《咸阳城西楼晚眺》中的“溪云初起日沉阁,   (2)   ”,我们感慨风雨的变化莫测;吟李白《秋登宣城谢朓北楼》中的“人烟寒橘柚,   (3)   ”,我们体味秋树的苍寒冷寂;品王观《卜算子》中的“   (4)   ,山是眉峰聚”,我们叹服山水的秀气多情。
  于古典诗文中,我们邂逅圣贤,惜时前行。《长歌行》中的“   (5)   ,   (6)   ”,告诫我们要抓紧时间;孔子的“   (7)   ,   (8)   ”(《<论语>十二章>),告诫我们要珍惜时间;苏轼的“   (9)   ?   (10)   ”(《浣溪沙》),警示我们要乐对时光。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文言词语。  (4分)
  (1)相委而去    ▲    (2)沿溯阻绝    ▲ 
  (3)度已失期    ▲    (4)小大之狱    ▲ 
  4.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或异二者之为    今或闻无罪
  B.未有能与其奇者    选贤与能
  C.猿则百叫无绝    夜久语声绝
  D.徒属皆曰:“敬受命”  老大徒伤悲
  5.文学文化常识与名著阅读。  (7分)
  (1)下列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2分)
  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分“风”“雅”“颂”三部分。
  B.罗曼•罗兰的《名人传》,包括《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列夫•托尔斯泰传》。
  C.中国是礼仪之邦,古人在称呼上很是讲究,“君”、“足下”都是对别人的尊称。
  D.古代的年龄称谓,按从小到大排列有:豆蔻、始龀、弱冠、而立、知命、耳顺等。
  (2)阅读后请按要求填空。  (2分)
  我国许多文学作品对“三”情有独钟,如《水浒》中    ▲    (人名)“三打祝家庄”,彻底巩固了他在梁山的地位;老舍笔下的祥子经历了“三起三落”后彻底沦为    ▲    的行尸走肉……
  (3)选择无处不在,人生就是一次次选择,在选择中取舍,从而发现人生的真谛。请你从下面提供的人物中任选一位,写出他所作出的选择及其从中得到的感悟。  (3分)
  【备选人物】A.《草房子》中的细马
  B.《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
  C.《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中的保尔
  ▲
  二、现代文阅读(29分)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19分)
  阅读下面三篇短文,完成6-9题。
  【甲】清欢
  林清玄①
  少年时代读到苏轼的一阙词,非常喜欢,主要是爱极了最后一句——“人间有味是清欢!”
  那么,“清欢”是什么呢?
  清欢,不同于“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的自我放逐,不同于“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的尽情欢乐。当一个人感觉野菜的清香胜过了山珍海味,或者看出路边的石头也许比钻石更有魅力,或者觉得聆听林间鸟鸣比提笼遛鸟更令人感动,或者体会了静静品一壶茶比吃一顿喧闹的晚宴更能清洗心灵……他就懂得了“清欢”。
  我当学生的时候,有一位朋友住在圆通寺的山下,我们常常沿着上山的石阶,走走,坐坐,停停,看看。我们顺手拈下山道两旁熟透的木槿花,吸着花朵底部的花露,感觉清香胜蜜,心里遂有一种春天才会有的欢愉。
  后来,朋友到国外去了。我又去了一趟圆通寺,寺院的门口摆满各种摊子。有一摊是儿童坐的机器马,叽里咕噜的童歌震撼半山。有两摊是卖香肠的摊子,烤烘香肠的白烟正向那古寺的大佛飘去……我连圆通寺的寺门都没有进去,便沉默地转身离开了。
  难道现代人的欢乐,就是到油烟爆起的啤酒屋去吃炒蟋蟀,到不见天日的卡拉OK去乱唱一气,到胡乱搭成的乡间山庄去豪饮一番,到狭小的房间里做重复摸牌的方城之戏吗?什么时候开始,我们反而以浊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