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1550个字。
十一、敬畏自然
惠东县教育局 万拥军
一、课前自学
(一)读一读,写一写,尽量记住下列字词的读音、写法和意义。
狼藉(jí):乱七八糟的样子。 咫(zhǐ)尺:比喻极近的距离。咫,古代称八寸为咫。
呐(nà)喊:高声喊叫。 自不量力:自己不能正确估价自己的力量。
精巧绝伦:极其精致灵巧,无以伦比。 相形见绌(chù):跟同类事物比较,显得不如。
美味佳肴(yáo):美味的饭菜。 沾沾(zhān zhān)自喜:形容自以为好而得意的样子。
(二)学法指导:把握关键语句法:关键的语句或揭示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或揭示事件的意义、文章的主题,或蕴意深刻,表意丰富,或表情达意。把握了关键性语句,有助于我们快速而有效地阅读理解文章。
二、课堂活动(1课时)
(一)积累知识
成语接龙:自不量力-力 - - - -
(二)研习课文
1、整体感知
熟读课文,分别给每个自然段标上序号,并采用“把握关键语句法”,边读边画出关键性语句默。再读课文一遍,然后回答下边的问题。
①本文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中谈论 与 的关系,作者否定了“ ”的口号,提出了“ ”的观点。
②题目是《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在文中的意思是
③作者为什么要提出“敬畏自然”?
答:
④为什么说“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答:
2、句段品读
细读5~7自然段,回答下边问题。
(1)第5自然段中说道,“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这样说有什么依据?
答:
(2)第6自然段中,作者说:“大自然之所以创造出会思维的生物,也许是有深意的”,这种“深意”应该怎样理解?
答:
(3)第7自然段中,作者使用“一个器官”这一词语的用意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