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语文试题汇编

约7180字。

  中国灵魂,世界眼光
  ——2017年全国卷1高考作文命意解析与写作示例
  安徽省马鞍山中加双语学校  张飞
  【原题再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据近期一项对来华留学生的调查,他们较为关注的“中国关键词”有:一带一路、大熊猫、广场舞、中华美食、长城、共享单车、京剧、空气污染、美丽乡村、食品安全、高铁、移动支付。
  请从中选择两三个关键词来呈现你所认识的中国,写一篇文章帮助外国青年读懂中国。要求选好关键词,使之形成有机的关联;选好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命意解析】
  2017年全国1卷的作文题揭晓了,网络上的评价大概自然是: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对接“立德树人”的高考命意、立足核心素养、材料具有开放性、命题具有思辨性……我添加一条:具有鲜明的交际意识。
  对于考生来讲,恐怕还需要纠结一下,考试之前关于一般新材料作文题型和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的区别。
  对于命题,大多数人在唱赞歌;而酸甜苦辣咸,只有考生自知。
  试题的质量当然关乎考生的造化。然而,造化常常弄人。考生永远无法选择试题和试题的质量。面对考试,考生能做的,永远只是:审对题目、写好文章。窃以为,所谓立足核心素养,最重要的也无非这两点。对于命题技术,备考教师和考生是永远追赶不上命题专家的步伐。也有一不小心,超越了命题人的境界;然而,想多了与没想到,其实是一样的。考生一思考,命题专家就发笑。因此,教师和学生备考的重点,除了关注命题趋势,更重要的是读懂题目。
  学会读懂题目,是最好的备考!如何读懂题目?一曰读懂材料,二曰读懂要求。
  一、读懂材料
  1.审清材料:来华留学生关注中国的关键词,有十二组。
  2.审清关系:这十二组关键词的关系——指向对中国的认识。
  3.审出问题
  (1)是什么:这些关键词呈现出对中国怎样的认识?
  “一带一路”:开放自信包容的中国
  “长城”“京剧”“一带一路”:延续传统、和平崛起的中国
  “熊猫”“长城”“京剧”:拥有古老文明的传统中国
  “高铁”“移动支付”:科技进步、快速发展的现代中国
  “高铁”“共享单车”“中华美食”“食品安全”“广场舞”:衣食住行的中国

欢迎关注育星资源网公众号“yxzyw2002”获取更多信息与服务

相关资源:
Top